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王维平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与心理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情感状态。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以及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和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学生面对情感困扰和心理障碍,促进其身心健康。
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通过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过程,描绘了抑郁症的复杂性与深刻影响。蛤蟆先生最初是一个充满活力、喜欢冒险的人物,他的抑郁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时间的情感压抑与自我放弃中逐渐加深的。蛤蟆在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痛苦,最终走上了自我反思和改变的道路。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突显了情感支持对个体心理恢复的关键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同样会遇到一些情绪低落或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关心学业、逃避社交或缺乏自信的行为。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例如,当我发现某个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可能是因为家庭问题、友情困扰或学习压力时,我会尽量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理解。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困惑和压力,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蛤蟆先生的朋友们,如鼹鼠和河鼠,尽管无法为蛤蟆解决所有问题,却始终在他身边给予他安慰和支持。这种无条件的情感支持让蛤蟆感到温暖,促使他最终走向自我改变。这让我反思到,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支持和陪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不能立刻解决学生的困扰,但只要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他们就能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安慰,为下一步的成长打下基础。
心理咨询与自我反思的必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先生的心理治疗过程充满了反思和自我探索。在最初的几次咨询中,蛤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帮助。他坚持认为,外界的关心和帮助会自动解决他的心理问题。然而,随着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深入对话,蛤蟆逐渐明白,改变不是依赖他人的劝告,而是要从自己内心的自我认知和责任开始。
这一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要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与情感是可以通过反思和调整来改变的。正如蛤蟆先生从最初的抗拒到最终的自愿接受咨询,学生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往往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去理清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通过关心与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我认知,鼓励他们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依赖外部因素。
举个例子,在面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时,我会通过定期谈话了解他们的压力源,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认知到问题的根源后,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和应对能力,这种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他们日后成长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支持与陪伴——教育中情感认同的力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最感人的部分之一,就是蛤蟆先生在朋友们无条件支持和陪伴下逐渐走出抑郁。蛤蟆一度陷入深深的孤独和自我怀疑中,而他的朋友们始终没有放弃他,给了他无限的情感支持。尽管蛤蟆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为何陷入抑郁,但朋友们的陪伴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找到了依靠,这种支持不仅帮助蛤蟆克服了心理上的困扰,更为他提供了走出困境的力量。
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常常因为家庭问题、友情冲突或学业压力感到孤独和迷茫。教师的情感支持在这时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成绩优异但情感脆弱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术表现,更要关心他们是否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和支持。就像蛤蟆的朋友们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知道可以向我们求助,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例如,在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变故而情绪低落时,我会在课后与他进行单独沟通,了解他的困扰,并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鼓励与关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老师的支持,还能够逐渐消除内心的孤独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社交活动中。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呵护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反思。蛤蟆先生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十次对话,最终在朋友们的支持下找到了自我认知的突破口,走出了抑郁的阴影。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情感困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业和情感上都获得更好的平衡。正如蛤蟆先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朋友的支持逐渐恢复了自信,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真诚的陪伴,帮助学生在情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坚定。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让学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李悦.情感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实践的融合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22,(08):47-49.DOI:10.16400/j.2022.08.016.
[2]曹(王莹)文,樊静,徐梦.“心理+”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江苏教育,2021,(33):15-18.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