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AI“树洞”背后的情感需求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近年来“心灵树洞”颇受年轻人的喜爱,许多学生都热衷把心里话说给“树洞”、写给“树洞”。有了“树洞”,很多同学找到了情绪宣泄的窗口,寻找到一个可以大胆展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小世界”。随着人...

近年来“心灵树洞”颇受年轻人的喜爱,许多学生都热衷把心里话说给“树洞”、写给“树洞”。有了“树洞”,很多同学找到了情绪宣泄的窗口,寻找到一个可以大胆展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小世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的愈发强大,AI不仅成为了人们在数智时代的得力助手,AI“树洞”也成为年轻人广泛追求的新的心灵港湾。AI“树洞”的流行也让我们在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更多启发。

一些年轻人选择AI“树洞”作为倾诉对象,喜欢和虚拟人说心里话,给它讲自己的烦恼。这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时与虚拟人对话,不用等待,可谓给青少年带来了十足的情绪价值。但对于AI“树洞”这个新事物,还需要理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处于高发多发阶段,这一方面是社会压力向青少年层面传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青少年心理抗压能力普遍偏弱,社会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调节作用有限。许多时候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调节时,往往都从大人的视角出发,用成人世界的价值判断来取代青少年阶段情绪的判断,这就容易让青少年产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错觉,实际上这是心理调节所处的视角不同导致的。借助于AI“树洞”,青少年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得到了理解,但AI“树洞”并不完美。许多乐于和AI“树洞”对话的青少年,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长大”的,特别是心理上要逐渐适应“社会化”,主动去接纳现实中的人和事,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校、家庭、社会要多方发力、形成合力,通过更多有效途径拿出更多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实招、硬招,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在学校层面,要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特别是早期识别、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力,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把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口”前移,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可以求助的“窗口”;在家庭层面,家长不能忽视作为孩子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身份,要积极和孩子沟通,增加陪伴互动时间,多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孩子在家庭中的幸福感、体验感;在社区层面,积极联动多方力量,发挥社会资源的有效作用,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工作体系,通过社区活动、心理咨询等各种形式,让社区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减压舱”,主动促进家庭和青少年一同成长,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作者钱诣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

[我要纠错]
[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近年来 心灵树洞 颇受 年轻 人的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看懂AI“树洞”背后的情感需求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