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档案馆珍藏有两张周恩来总理与其校戴桂蕊教授科研团队合影的珍贵照片,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总理对戴桂蕊教授内燃水泵研究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江苏大学档案馆珍藏有两张周恩来总理与其校戴桂蕊教授科研团队合影的珍贵照片,真实记录了周恩来总理对戴桂蕊教授内燃水泵研究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20世纪50年代,为减少已有排灌机械多次能量转换的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戴桂蕊教授开始专门研究内燃水泵理论,他撰写的有关内燃水泵的文章受到重视。1956年,戴桂蕊教授奉命组建中国第一个内燃水泵研究小组,亲自领导设计试制工作,他首先从理论上解决了内燃水泵的可行性。
为了支持戴桂蕊教授把内燃水泵从理论变为现实,农机部责成坐落在北京北沙滩的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成立以戴桂蕊为组长的攻关小组,为其提供场地与经费,全力以赴进行研究并试制内燃水泵。此项工作是紧张而有成效的,燃料用的是煤气,但煤气燃点高,要在泵筒中点燃煤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有时睡到半夜突然想出一个新结构,他会立即起床伏案画草图,工作时间经常是通宵达旦。为了解决内燃水泵进气阀门漏气的问题,买不到好的橡胶和牛皮,他就拿自己的皮鞋充当原材料。很难听的一声巨响,工作人员却听起来特别悦耳,因为它证明,没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也没有叶片与转轴,把发动机与水泵合而为一的内燃水泵终于启动了。研究小组接着让它转了二次、三次直到能连续启动,一台崭新的排灌机械——内燃水泵在实验室转起来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戴桂蕊教授研究设计的可以用煤气作为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内燃水泵于1958年终于试制成功。周恩来总理听到这个好消息,亲自来到实验现场视察,听取戴桂蕊教授的汇报,看望全体工作人员并与科研团队合影留念。周总理与戴桂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鼓励他今后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要忘记内燃水泵,一定要把内燃水泵的研究搞下去,搞好、搞成功。
《人民日报》1958年5月22日以《排灌机械的大革命》为题,对内燃水泵试制成功进行了报道,文章说“一种最适合我国农业使用的简单而经济的排灌动力机械——内燃水泵已经试制成功,这是我国排灌机械上的一项重大使命,它的广泛使用将大大加速我国农村水力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报纸同时还发表了长篇访问《访戴桂蕊教授》。此后,苏联、罗马尼亚、波兰、印度等国先后派员来华参观并来函索取资料。内燃水泵在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1970年,由于政治运动,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都暂停了,戴桂蕊教授无法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带着他的梦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前的最后日子里,周总理还专门叮嘱当时江苏省的负责人:“江苏有一位科学家叫戴桂蕊,他是有功的,你们要考虑他连任全国人大代表。”可是精神传回来时,戴桂蕊教授已经抱憾辞世。
1958年周恩来总理(前排左起5)与戴桂蕊教授(前排左起4)科研团队合影,江苏大学档案馆征集馆藏
1958年周恩来总理(右起3)亲临内燃水泵试验现场视察,江苏大学档案馆征集馆藏
戴桂蕊教授(前排居中)在内燃水泵评选会上的合影,江苏大学档案馆征集馆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