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重点从“传统轻工”转向“智联工业”

:2021年11月17日 《科技日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享到: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确定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的通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业职院)的杨博媛、陈怀民、石文鹏、袁凯烽等16位教师进入入选名单,他们将分别到江...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确定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的通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业职院)的杨博媛、陈怀民、石文鹏、袁凯烽等16位教师进入入选名单,他们将分别到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耀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聚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豪迈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连续任职2年。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江苏省人才办和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的人才项目,也是江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旨在鼓励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职务,推动江苏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通过整合资源、组织对接和精心服务,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四技’服务,主动对标省科技副总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科技厅项目,已连续两年获批数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将有力提升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社会服务能力。”该校副校长蒋新萍说。

建平台、引资源,打造“双师型”高层次团队

高职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仍存在专业同质化、生源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服务行业能力,走出一条高职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新路?

“常州工业职院依据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实际,从过去面向‘传统轻工’加速向服务‘智能轻工’转型,建设一支卓越师资队伍,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该校科技处处长蒋正炎说。

5年来,常州工业职院在转型发展中创机制、转思路、变方式,注重做好“顶天立地”文章。“顶天”是通过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引入一批高层次人才,打破学校发展瓶颈,跳出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打造出多个能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教学、科研任务的创新团队。

“立地”则是围绕强化教师双师型内涵建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区教学科研一体化,让教师进得了企业,工匠教师上得了讲台,每年开展师生科研创新成果展,并使成熟成果能够及时落地。

“我们牵头成立全国智能化钣金制造职教集团,依托行业组织和重点企业,共建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创平台、产教企业集成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双创载体不足的问题,并在校内设立科研创新团队、博士基金、青年基金等,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蒋正炎说。

蒋正炎介绍,5年来学校已成功引入各类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30多人,并形成一支江苏省产业教授“工匠教师群体”。目前,学校600余名在教职工中,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39.26%,硕、博士学位比例达79.69%,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1.21%。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凭借培育出的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纵向项目271项,横向科研项目415项;其中,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调专业、办大赛,实现人才培养路径变革

在该校领导看来,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重在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工匠”,且科研方向侧重于应用性研究,能够解决生产技术的难题。因此,无论是从专业设置,还是专业建设重点,都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定位,探索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原来的专业建设主要围绕普通家电、模具、塑料、汽修等展开,学生毕业都是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任操作工。然而,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老专业一度出现学生“招不进”“难输出”的现象。

该校以被列入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批准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建设单位等为契机,依托多领域的实训平台、“双师型”教师资源,突破传统轻工教育的思维,加快建设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现代装备制造、智能控制、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学院,加速推进专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工程等一批特色专业。

“企业对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会操作,更需要能进行程序修改、仿真、建模等。”蒋正炎说。

为此,该校针对企业实际需求,一方面通过实施导师制,从大二把相关工程技术植入教程,对学生开展个性化重点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大赛,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技能、工艺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让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走向精准化、群体化。

如今,该校每年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开展的各类技能比赛。2011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参赛团队先后获得18块金牌。今年,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得12个一等奖,全省排名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获奖毕业生,还没出校就被企业“抢订”。近年来,常州工业职院更是面向地方,创新办学方式。学校与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市西太湖管委会等深度合作,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让学生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实现人才培养路径变革。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1月11日 第06版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近日 江苏省 科技厅 发布 关于确定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的通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重点从“传统轻工”转向“智联工业”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