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口中的王老师、“磊哥”,就是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王磊,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思政课,期待思政课,他感到非常欣慰。
今天,让我们走近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磊
“王老师的课太难抢了,120个名额,一分钟就没有了。”“‘磊哥’的课特抢手,手速慢一点都不行。”
同学们口中的王老师、“磊哥”,就是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王磊,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思政课,期待思政课,他感到非常欣慰。
2015年,王磊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感染学生,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思政课要想感染学生,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是‘情’,厚植家国情怀,心里装着民族、国家;三是‘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照本但不能宣科。”
为了让自己的课成为学生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王磊一直没有停下学习和探索的脚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更要做知识的生产者。多年来,他一直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王磊作为负责人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两次入选国家一流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超过60万人次,覆盖全国200余所高校。2021年,王磊主讲的思政课入选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示范‘金课’”。
同学们也很喜欢上王磊的课,“听王老师的思政课,让我掌握了思想的工具和武器。”“王老师的思政课不仅风趣幽默有温度,而且思维缜密有深度,我觉得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魅力吧。”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思政小课堂,还要深入社会大课堂,争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能手。教学科研之余,王磊作为宣讲团成员,百余次走进科研院所、田间地头,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说:“讲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我们所有的思政课教师要像王老师一样,不断用真情感染学生,用理论征服学生,才能让思政课更有温度和力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来源:教师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