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经验交流 | 江苏终身教育这十年,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2022年09月22日 江苏教育发布
分享到:

完善制度 丰富资源 创新模式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常州市终身教育发展十年实践与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国内较早提出学习型城市愿景、率先推动学习...

完善制度 丰富资源 创新模式

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常州市终身教育发展十年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国内较早提出学习型城市愿景、率先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常州,十年来,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健全有效的体系、泛在可选的内容、敬业专业的师资、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品质终身教育,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提升提供了可贵、有力的支撑。

十年来,全市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参与率由48.2%增加到85.6%。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机构开设专业数由40个增加到95个,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人数2.6万人,增加了96.9%。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数48.6万人,增加了36.2%。各级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达700多万人次。

十年来,常州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率先实现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3个,省级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富民示范基地)14个。社区教育参与率达从49%提高到69%。

十年来,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七个城市中唯一一个地级市,并应邀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组。“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环境氛围日臻浓厚,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一、顶层设计,提升终身教育保障力

全市在加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系统、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六大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成立全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发改、财政、教育等24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机制建立、理念宣传、资源整合、资金投入、重点人群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对全市终身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市教育行政部门专门成立终身教育处,统筹推进全市终身教育工作。终身教育组织体系和机制的逐步完善,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搭建平台,提升终身教育服务力

为搭建市民终身学习综合服务平台,统筹发展各类终身教育资源,常州市依托常州广播电视大学和常州社区大学,成立开放大学(常州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赋予其在终身教育方面的统筹协调、指导管理、考核评价、资源建设、研究推广等职能。十年来,常州开放大学(常州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发社区教育课程1261门,送教进社区10060场,惠及市民100多万人次。成立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赋予其在老年教育统筹协调、课程开发与设置、师资培训等职能。全市各级老年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课程服务今年已达30万人次,老年教育活动参与率达34.2%。

三、完善网络,提升终身教育支撑力

常州市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出台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标准及奖补办法,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的社区教育网络: 一是纵向建立了市开放大学、辖市区社区学院(开放大学)、街道(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学校四级体系; 二是横向实现了共建共享,依托常州工学院等9所在常高校(高职校)成立社区大学分校,组建社区教育高校联盟; 三是率先建成了“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网站和移动学习平台,形成覆盖市、辖(市)区、镇(街)“1+7+62”的终身教育站群系统,提供视频课程资源16200多个,实现了课程选择、在线学习、学时记载、学分统计等“一站式”网上服务; 四是资源实现了免费共享,常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近百个市级以上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验)基地、社区教育游学基地挂牌运行,无偿为广大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场所和资源。

四、打造品牌,提升终身学习吸引力

常州市在充分研判当前市民学习动机和需求的基础上,持续更新终身教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学习品牌。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龙城讲坛”,定期邀请全国名家大师来常举办讲座,十年来,举办200多场,受众10多万人,成为常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遍布城乡、行业的“常州道德讲堂”,十年来,受众超1300万人次。每月推出的“常州公开课”,以家庭教育、市民素质提升为主课程,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听课盛况。“科学家教社区行”每年巡讲近百场,深受家长们的欢迎和热捧。每年举办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十年来,参与市民达1000万人次。常州市民自主创立的“小巷讲坛”,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2018年开始建设的新型智慧“城市书房”—“秋白书苑”,全市已布局35家,累计接待读者超580万人次,借还图书超200万册次,成为“网红”学习地。

下一步,常州市将进一步在开放公共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学习基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广覆盖、高质量、多层次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标明确 追求卓越

思想先行 保障有力

镇江“四有”老年教育发展情况

镇江市现有市级老年大学1所,7个辖市区均建有县(区)级老年大学,56个乡镇(街道)均建有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常年招收老年学员,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镇江市老年大学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省先进老年大学、示范老年大学,荣获“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市老年学校在校在学老年人数近10万人,经常性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超20万人。

面对镇江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我们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如何办好新时代镇江老年教育作了些思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要办有目标的老年教育。一是建设有体系。建成以镇江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县(区)级老年大学、镇(街)级老年学校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成的四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二是发展有规划。将老年大学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老年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学校有章程。以章程建设为抓手,将章程作为办学的基本遵循,推动老年大学办学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要办有追求的老年教育。一是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大学现代学校制度。二是加强学习研究,用科学凝练、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引领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能,强化内部管理,激发办学活力。四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教育品牌。

三要办有思想的老年教育。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老年教育办学机制研究,丰富拓展老年教育资源,提升供给的适应性。二是坚持“学员需求”准则,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课程建设研究,将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引入课程,提升课程的适应性。三是适应学员年龄大、年龄差异大、阅历差异大、基础差异大等特点,加强教法研究,践行“态度亲、难度小、节奏慢、互动多”的教学规范,提升教法的适应性。四是加强质量评价机制研究,把“学员满意度”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第一要素,坚持“评教、评学、评管”一体化,定期、定人、定量全覆盖式深入课堂,把脉教学质量,提升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五是加强队伍管理研究,推行“一案两制”。“一案”就是制定全员聘任实施方案,“两制”即质量考核制、二次退休制,实现优秀人才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提升老年教育队伍管理的科学性。六是加强班级管理研究,实行班主任指导下的班长负责制,调动学员参与积极性,提升学员管理的科学性。

四要办有保障的老年教育。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年教育方针,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强化老年教育场所、经费、队伍保障。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将老年教育列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办学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配优班子,配强校长,配壮队伍,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新形势下的老年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新状态展现新作为,推动我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常州市教育局镇江市教育局

[我要纠错]
[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完善 制度 丰富 资源 创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经验交流 | 江苏终身教育这十年,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