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扬中市八桥中学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江苏省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这是该市实施中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取得的硕果之一。五年来,这一项目经过七校试点、多校实施,到全面推广,如...
近日,镇江扬中市八桥中学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江苏省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这是该市实施中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取得的硕果之一。五年来,这一项目经过七校试点、多校实施,到全面推广,如今已实现了全面覆盖,成果丰硕。
建立协调推动机制,注重顶层规划设计。确定“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的建设思路,全市各镇街区优选一个学校作为试点示范校,在示范学校探索教育活动的路径与模式,总结经验,形成一校一特色,继而在区域内全面推进。扬中市慈善总会与教育局共同建立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金,用于学生资助、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打造等,为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丰富校园“善”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尚善”氛围。充分发挥市级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引领全市学校将慈善美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各校通过增设宣传栏、布置走廊文化、更新黑板报、安装主题雕塑、以“善”为核心命名学校楼道建筑等举措浓郁学校慈善文化氛围,让一墙、一窗、一花、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广泛宣传慈善文化,强化“向上向善”的育人效果。
整合“善”德育资源,创设“尚善”教育课程。为全市中小学配备慈善教育读本。学校每月在德育课程中安排一节慈善文化课程,以慈善读本为教材,通过系统的慈善文化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崇德向善的思想品质。组建5个“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共同体”,定期开展共同体成员单位慈善教育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等工作,评选了一批慈善教学优秀教案、多媒体优质课在全市推广。
丰富主题活动形式,筑牢学子“尚善”根基。全市广泛动员,将慈善教育融入德育活动之中,常态化开展公益慈善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寒暑假,结合“缤纷的冬日”和“七彩的夏日”开展敬老爱老、为环保做贡献、变废为宝制作、垃圾分类等公益志愿服务;3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9月围绕中华慈善日,开展“3+N”活动,3个规定动作即“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黑板报,一次橱窗宣传”,加N个自选动作,如“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研学、一次爱心义卖”等。通过实践活动把诚信、友善、助人的慈善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
发挥资源效应,探索“尚善”评价机制。该市将创建“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工作纳入全市年度教育工作规划,与学校管理绩效考核其他项目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以“六有”(有计划、有阵地、有队伍、有读本、有活动、有创新)为标准,合理设计考核指标,突出考核激励实效。各校建立“尚善”系列评价体系,创新“广善美德银行”“诗意成长银行”等载体,编制评价手册,通过美德积分激发学生的善言善行,“存储”他们的成长美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