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实体经济暨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在徐州召开。教育部科信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国辉指出,教育部通过开展省部协同创新共建、“千校万...
5月24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实体经济暨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在徐州召开。教育部科信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国辉指出,教育部通过开展省部协同创新共建、“千校万企”协同伙伴行动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有力支撑产业链和供应链。
他强调,高校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扎实做好协同创新工作;要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制度优势,强化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积极创造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共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深入融入区域创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要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袁靖宇指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优质创新资源整合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全省5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1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省共建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7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78个。全省中心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8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4096项,新增和引进院士(含双聘)137人,转化应用成果7045项,产生经济效益约9000亿元。
袁靖宇强调,要强化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定位,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推动协同创新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要校企协同,创新赋能,产业界倚重教育界,教育界结盟产业界,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据悉,自3月份会议筹备以来,共征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三期建设以来的标志性成果196项,组织校企产学研对接100余次,成功签约合作项目55个,合同金额达1.7亿元。活动遴选了15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等12个项目作为代表进行了现场路演。
当天,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徐州市等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高校负责人、各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及主要协同单位代表、科技园、孵化器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