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价,11月21日,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区委教育工委举行“向人民群众汇报”活动。活动以“践行宗旨惠民生,扩优提质奏强音”为主题,聚焦全年教育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
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价,11月21日,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区委教育工委举行“向人民群众汇报”活动。活动以“践行宗旨惠民生,扩优提质奏强音”为主题,聚焦全年教育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视频汇报、成果展示、区域报告、家校沙龙等多种形式,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2023年的亮眼成绩单。
通过近十分钟的视频汇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鼓楼区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1%中小学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成功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入选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小学“为儿童的学习”教改主张、高中“四位一体”育人体系经验在全市交流展示,3所学校荣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积极构建学生全面培养体系,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开展“润心护航”行动,推进全员导师制落地见效,不断促进鼓楼学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全年新增1名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4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4名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6名南京市德育带头人,53名第11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教育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人民群众始终在期盼更加优质、更加均衡的基础教育,而其中小学教育因为是打基础、向未来的基石教育,更加倍受老百姓的关注。在热点解读环节,区教育局聚焦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三个集团的分享和主要领导的报告,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和经验出发,走向了区域对未来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在鼓楼,每一个小学教育集团都在抱团奔跑,领衔校引领、成员校协作,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孵化出了一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不仅仅是鼓楼首家小学教育集团,也开了南京市集团化办学之先河,集团领衔校校长戚韵东围绕集团十六年来积极建构质量共同体,不断推进集团里各成员校共同成长进行了经验分享。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小学通过教师朗诵《集团赋能 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展现了在集团辐射引领下学校取得的内涵发展,也让参会者从方兴小学的成长历程中体会到了在各个集团领衔校的带领下,每一所学校的向阳生长。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是关键力量。南京市天妃宫小学教育集团通过领衔校杨玲名师工作室对其他成员校老师的专业辐射和引领,以点带面展现了鼓楼各集团领衔校通过名师引领,助推和孵化成员校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实践之路。
进入新的时代,面对新的使命,如何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的需求,这是鼓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命题。鼓楼长期的办学实践证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普及化,集团化办学是一条好路子。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对鼓楼区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区委区政府的高位引领下,结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成果,鼓楼区教育局围绕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汇报会上,鼓楼区教育局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侯正永围绕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作区域报告,表示区教育局将深入落实国家对义务教育进一步扩优提质的部署,深入落实教育西进北上战略,结合区域小学教育办学实际,拟通过体系重建、集团重组、多元办学、评价保障等举措对全区小学教育集团进行全面优化,持续促进鼓楼义务教育走向更加优质、更加均衡。
据了解,新的优化方案将从成立三级组织网络,打造立体化管理架构;夯实三种集团模式,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明确三个统一引领,完善专业化治理体系;依托三级指标赋能,探索科学化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具体实施,通过一体化办学、紧密型联盟和抱团式发展三种办学模式在集团内并存的方式,将全区49所小学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不断扩大集团办学自主权,激发集团发展内生动力,有效破解集团化办学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真正让鼓楼的每一所小学更优质、更均衡,让人民群众更满意、更幸福。目前,各项文件和相关配套制度正在研制中,将会陆续出台。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鼓楼老百姓对教育数字化有何期待?鼓楼教育人是如何以信息技术赋能教与学的?在最后的家校沙龙环节,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吕林海与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学校代表和2名家长代表,围绕“数字化时代,我们在哪儿”进行了探讨,有效回应了社会关注和家长困惑。
通讯员 古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李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摄影 吴伟龙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