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媒体行动持续出新,通过“四个自信”融媒学习形式,培养青少年拥有“四个自信”。其中,原创话剧《献身》通过舞台艺术形式,展现学校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南理工...
‘四个自信’ 照我们前行”
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媒体行动
持续出新!
本期,“四个自信 一起演”将为大家介绍
大型原创话剧《献身》。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8月初,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共同发起了“‘四个自信’照我们前行”——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媒体行动。系列活动通过“四个自信”一起答、一起演、一起唱、一起画等融媒学习形式,上好“大思政课”,努力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青少年。
今年9月,
在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
学校大型原创话剧《献身》公演。
通过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立体呈现
学校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运用戏剧创作的手法塑造了
众多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
生动诠释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
这在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发展史上
尚属首次。
70年来,一代代南理工人秉承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忠诚履行“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光荣使命,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献身》由六个独立的篇章构成,从70年历史长河中截取若干片段单独成章,整部剧回望南理工70年峥嵘岁月,还原不同年代的人物与事件,为观众再现时光深处的历史风雨与时代精神。
01、序篇“因战而生”
故事以朝鲜战争爆发,陈赓受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令,火速回国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展开,将观众拉回到1962年重组后的炮兵工程学院扎根南京时期。
02、第一幕“勇担使命”
主要展现建校初期,全院师生勇担“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的光荣使命,发扬“艰苦奋斗、忠诚奉献”的精神,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03、第二幕“献身担当”
通过讲述学院教员在野外实验时意外牺牲的故事,突出老一辈南理工人“愿以我身献国防,愿以我血洒沙场”的献身精神。
04、第三幕“坚守初心”
着重展现南理工人军改时“改制不改颜”“誓做不穿军装的军人”的作风,以“78式82毫米无坐力炮及弹药系统”研制为主线,突出“文革”期间自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最终取得成功的默默坚守。
05、第四幕“弘毅力行”
重点围绕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研制“60迫击炮”故事,突出南理工人为国防事业倾尽全力,矢志强军报国的不懈追求。
06、第五幕“奋楫潮头”
通过南理工教授将专利项目无偿捐献给延安革命老区,体现学校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进一步展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担当。
07、第六幕“矢志如歌”
生动展现一代代南理工人承前启后、接续奋斗,在“献身”精神的感召下,正阔步迈向“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08、尾声“仰望星空”
运用时空穿越的方式,展现新一代南理工人回顾陈赓大将宣读毛主席训词的场景。任新民、祝榆生、王泽山……一代代南理工人星光闪耀,薪火相传。
《献身》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图谱的描绘,更是面向未来的展望: 用“献身”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和科技工作者走好新时代强军报国之路,为推进强国强军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席占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南理工由诞生于抗美援朝硝烟中的哈军工分建而成,形成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献身’二字既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代代南理工人奉献担当的生动体现。南理工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的缩影。在70年校庆之际,学校创作排演大型原创话剧《献身》,用艺术践行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用舞台诠释了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这将进一步激发南理工人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扬子晚报、南京理工大学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 许南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