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我们家是一年级,今年刚上的学而思春季班,学校里的教育觉得很简单,学校还在学几加几的时候,学而思可能已经教了你几十加几十了。
我家初一,学而思报的数学和物理(上了多久了)初中上了一年,小学上了两年多,它的课程都要比学校里偏难一点,而且有些内容是超前学。
我们是公办小学,一般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排除有时候考试要用到其他一些方法,所以我觉得是给他学一些解题思路,学校题40%,拓展题60%是学而思一节课的内容。
还记得前两天,南京工商、纪委、教育三部门刚刚分组抽查了南京的21家培训机构,引发了一轮人们对于规范教学以及校外培训的热议。
这不,昨天
南京学而思分校一则集赞活动
挟带着一股风雷之势被家长转遍了朋友圈
根据学而思海报中所述,只要分享这张宣传海报到朋友圈,并让好友点满18个赞,将点赞截图上传至南京学而思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获得全年各类短期班的1000元优惠!
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
一时间,整个朋友圈都被学而思攻陷!
不过,就在几个小时后,
该培训机构发出通告:
“亲爱的家长,非常抱歉!因为考虑到造成的社会影响过大,本次优惠活动今天晚上将提前终止。很抱歉给大家带来了不便,为了保障已参与活动用户的利益, 4月18日00:00我们将关闭上传通道结束本次活动。”
就此事,南京广电集团《标点》栏目的记者也给学而思客服打去电话,结果得到了“因为造成社会影响太大而不得不提前终止”的答复。而且所承诺的1000元优惠是由一百元优惠劵组成,仅针对短期班,长期班无法使用,看来也仅仅是挂了个宣传的名头。而且,本次活动只针对南京地区客户。
一边在整顿,一边在集赞抢课,在玩什么花样?这也让很多家长大呼上当了。
家长1:“我说力度怎么这么大呢,原来是涮我们玩。” 家长2:“说好的点赞就是点金呢?好在我没有理他们,家长们为学而思做了一次打营销。”
家长朋友圈留言
为何家长们这么愤怒?记者打开该培训机构APP,点入“短期班”一栏,大部分课程和考试挂钩,比如“期中复习班”、“新课标辅导班”、“英语语法微课”等。分为面授和在线,课时长有25讲,短的一讲,大部分为一到两星期。
这让很多家长对这种宣传产生质疑,有家长算了一笔账,春秋季、寒暑假课程是没法使用,有些像体验课,1000元分十次用,每次用100元。如果要用充分用好优惠劵,孩子还需要报其课程。
有家长觉得这个剧有些无聊了,大家是因为认可学而思才去关注它,但是用这种方式来对家长营销,反而降低了他在家长心中专业的形象。
点赞的背后,
一系列问题也浮现在眼前:
为什么家长一边骂着应试教育,
一边在为学而思集赞?
刷爆朋友圈的学而思集赞,
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同时,居然有商业机构担心广告影响太大,这听起来匪夷所思。有人认为,学而思选择低调是与最近南京各部门检查教培机构有关。因为这次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教培机构是否存在超纲教学的问题。而学而思,在家长看来,学得快学得多也是一贯以来所谓的优势。
南京广电集团《标点》栏目的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
家长
我们家是一年级,今年刚上的学而思春季班,学校里的教育觉得很简单,学校还在学几加几的时候,学而思可能已经教了你几十加几十了。
我家初一,学而思报的数学和物理(上了多久了)初中上了一年,小学上了两年多,它的课程都要比学校里偏难一点,而且有些内容是超前学。
我们是公办小学,一般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排除有时候考试要用到其他一些方法,所以我觉得是给他学一些解题思路,学校题40%,拓展题60%是学而思一节课的内容。
此前:
4月15日,市教育局、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组共分为三个小组,对书人、学而思、石头培优等3家培训机构的21个教学点同步展开。检查中,江苏书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南京学而思教育专修学校,均能够配合检查提供办学资质和机构的课程计划、教师信息、测试卷等相关资料,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部分教学点备案手续不完善。(本段摘自:@南京教育发布) 据了解,当天摸排中,联合检查组与几个机构负责人了解调查了教学情况,同时取得了教材教案并递交教研室,由教研室分析内容是否超纲。
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分析结束了:
学而思教培
“把教研员全部喊来了,我们教研员来了后,在那边每人看,看完以后写意见。他们每个学科,每个学科写了一个结论给他们。(有超纲的么)我没办法跟你说,我没看到,我人是在,但是我没进去审。鉴定报告已经给他们。” 我台标点记者了解到,学而思是否存在超纲的问题,虽然目前教育部门的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学而思表示:教学内容已经做出调整。 学而思培优 新街口服务中心主管 王娟 文件出来之后我们也做了相关的改进。(怎么界定超纲的标准呢)比如说三年级,那我们三年级知识点跟学校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不会提前学,比如以前可能会学到初中,现在不会,超纲题就是超出这个年级知识点范围的,学校不是也有教学大纲嘛,知识点都有,我们就是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来编写一些教材。
据介绍,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市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对全市培训机构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排查并研制我市培训机构的整治方案。近期,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有关文件。
从老师上一节课最多挣70元,到第一年起薪15万元,从上门做家教,到纽交所上市市值60亿美元,十几年时间,学而思走的是一条怎样的疯狂扩张之路? 如此多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几近跪求一张报名表,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吗? 家长对校外补习机构趋之若鹜,除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外,当然还有更现实的考虑,“小升初”的压力之下,尤其是民办小升初,甚至被调侃“小学生的高考”,为了进入心仪的学校,家长孩子至少提前一年准备,甚至有家长从进入小学就开始准备,而后赶场各校考试,所谓减负则像“一纸空文”。 现在家庭亲子关系的最大破坏者,是成绩。成绩好,一好百好。学而思吃透了应试规则,能帮孩子提高成绩,所以再没有创新的课堂,也有无数家长挤着要进去。想想,如果孩子没上学而思,真的在班里落后了,他就是痛苦的第一受害者。 小升初是最大的痛点,很多家长提到,除了希望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为小升初做足准备。有校长直言:民办学校靠培训机构选拔优质生源,这是公开的秘密。 传统学校的校长怎么说? 广州某重点中学校长:教辅机构不应该越俎代庖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Z校长表示,近几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给学生减负,一些辅导机构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某种程度上,补偿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需要。事实上,学校里的教育是可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的。 当然,由于大部分学校都是大班教学,个别跟不上的孩子或者吃不饱的孩子有个性化的需求,要另外学习,这都可以理解。但如今,个别辅导机构受到了近乎疯狂的追捧,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那些成绩明明不错的孩子还要去辅导机构,无非就是要提前学,加大难度地学,花了精力、花了时间、花了金钱,成绩肯定会提升的。但这并不代表去这些辅导机构就是对的有用的。 Z校长认为,从长远来讲,孩子的这种提升,不是在正常的环境下获得的,而是在增负、提前消耗,这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这给学校教育也带来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 Z校长认为,很多孩子对这些辅导班不抗拒,甚至感到挺快乐,这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进步、都有求知欲、都希望在群体里获得成功,但是以他们现阶段的心智年龄,他们无法分辨,这种所谓的“成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的,一些孩子除了“抢跑”,可能已经不知道如何通过正常渠道发展自己了。 孩子们说:不补课不行么? 再看来一篇广州四年级学生李思彤的作文,他谈到了作为学生对课外辅导班的看法: 小小年纪的我们就成了父母攀比的工具,谁家 孩子在某项比赛中拿奖了?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了?这是家长们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脸上有光,于是你们就不停地给我们报各种辅导班,还美其名曰:全面发展。爸爸妈妈,请问你们真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考虑吗?社会上各类比赛层出不穷,今天科技比赛,明天奥数比赛,在家长们看来,为了上名校,必须有奖项,这是孩子能挤进名校的敲门砖,为了不和其他孩子拉开差距,只能不停地报辅导班,毫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填鸭式地向我们传输知识。爸爸妈妈,我们真的很累,求你们放过我们,我只想在这美好的童年里,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不求甚解地奔跑于各种辅导班。 声明 来源:南京教育头条,综合:南京教育发布、标点新闻、南京广播电视台、江苏新闻广播、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学邦智库、苏少鑫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