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19日,市教育局副局长余通海专题督查市区学校校园安全和智慧教育工作。他带领市教育局安保处、电教馆的同志,看了市区的几所学校,包括汶河小学东区校、扬大附中东区校、维扬实验北区校、翠岗中学、振兴花园学校、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听了情况介绍,进了课堂听课,无论是校园安全工作,还是“三类示范”创建、智慧教育建设,有的学校基础不错,有的学校愿景诱人,有的学校行动给力。一句话,今年的校园安全、智慧教育会议之后,大家都在积极行动。整个督查工作结束前,在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召开了市直学校校园安全、智慧教育建设负责人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要确保校园安全与建设智慧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为此,要努力做到三点:
一、校园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在今年的校园安全会议上,讲了六个方面的重点。这段时间,市教育局围绕这些重点工作,下发了《2018年“扬州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扬州市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制定了“扬州校园安全管理手机端APP方案”、起草了《扬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工作。这些工作既是对3.16会议的具体落实,也是对3.16会议的不断完善。希望全市所有的学校,特别是市区学校,要按照3.16会议和后续工作的要求抓好落实。一要守牢阳光平安底线。校园安全工作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学校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健全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按规定明确分管校领导、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人员。二要强化三位一体机制。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建好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防控体系,强化安全保卫专职队伍,完善物防、技防建设。三要过细排查整改隐患。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重在基础,重在平时。要始终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作为一项日常性、基础性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化,从源头上防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二、三类示范创建要始终不变、一抓到底。在智慧教育建设动员会上,已经讲了“三类示范”创建与智慧教育建设的关系。从今年起启动的“智慧教育扬州路计划”,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提档升级。“三类示范”创建的目标不变、序时不变、要求不变,这项工作要一以贯之。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努力创成“三类”的示范。当然,这不针对所有学校。有的学校可以建成单类的示范,这也很好。无论是单类创建,还是“三类”同创,都要量力而行,能真正示范,服务和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智慧教育建设要先行先试、争创样板。3.20会议以来,市教育局开展了“三类示范”创建工作调研,组织了创建学校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应用与管理培训,召开了基础教育装备示范校申报学校培训研讨会,动员部分县(市、区)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市、区)等工作。这些工作做得都很好,希望全市所有学校,尤其是市区学校和创成“三类”示范的学校,要在“智慧教育扬州路”的建设中先行先试、争创样板。一要勇于先行先试。对新鲜事物形成共识有一个过程,也允许分层分类推进。这次督查的6所学校,都是市区的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都很好,有的还是这几年新建的学校。另外,到2017年底,全市已创成“三类”示范的学校有17所,这样的学校今后还会增加。无论是市区学校,还是创成“三类”示范的学校,有先行先试的条件,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努力成为智慧教育建设的先锋和样板。当然,也鼓励其他学校这样做。要做好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积极尝试STEM教育、创客教育,勇于探索微课、翻转课堂、BYOD(自带设备)等新兴教学模式,努力创建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二要提高装备效益。教育装备基本上每年都有更新和新建项目,要回头看看这些项目是否符合上级文件精神、符合学校应用实际、符合师生教学需求,建成后是否经常使用、发挥应有作用。如无线校园能否给出使用分析和结论,录播教室、智慧教室能否给出使用效益评价。学校要有相应的绩效考核要求,强化教育装备的常态使用和实际效果。三要打造应用特色。市教育局围绕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装备,每年都为学校及师生组织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业务培训、相关竞赛等近20项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参与这些活动,力争取得优秀成绩。还要在智慧建设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精于宣传,力争在智慧教育的前沿探索、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应用特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