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126年前,鲁迅在这里成为了“周树人”

:2024年08月13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1898年5月7日,17岁的鲁迅第一次离乡远行。从绍兴会稽乘坐乌篷船,后来转乘了大船,走了十几天的水路,来到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开始了在南京的求学生活。126年后,又一群17岁上下的少年来...

1898年5月7日,17岁的鲁迅第一次离乡远行。从绍兴会稽乘坐乌篷船,后来转乘了大船,走了十几天的水路,来到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开始了在南京的求学生活。126年后,又一群17岁上下的少年来到了这里。8月12日,参加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文学营的同学们,在南大文学院教授沈卫威的带领下,寻访鲁迅在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求学的足迹。

语文课本里的“周树人”就诞生在南京

“周树人”这个名字是怎么诞生的?沈卫威介绍,1898年,鲁迅离开绍兴和传统的科举考试训练,到南京新式学校学习。鲁迅叔祖周椒生虽在水师学堂做官,但举人出身、思想守旧的他却对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他觉得鲁迅不宜再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这个日后响彻中国、响遍世界的名字,就因为鲁迅入学江南水师学堂而诞生在了南京。

1899年,鲁迅离开了这里,转入了另一个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也就是《朝花夕拾》中的“矿路学堂”。但关于“两棵树”的记忆,却一直在鲁迅的文章出现。比如散文《秋夜》中著名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样的“两棵树”,在鲁迅的成长轨迹里一直存在。江南水师学堂里就有两株光绪十六年所植的广玉兰,枝繁叶茂。就在写完《秋夜》后的第二年,鲁迅在北京种植了两株白丁香,至今依然在北京的鲁迅故居中长的挺拔高大。

“在江南水师学堂,可以看见院内有两株大树,一株是广玉兰树,还有一株也是广玉兰树。”沈卫威模仿鲁迅的经典句式,现场“造句”,“大学之大,在有大师的同时还有大树。”

鲁迅经常在节假日和同学走遍南京城

在南京的新式学堂,鲁迅阅读了大量书刊,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遗事》等,度过了5个月的求学时光。据悉,江南水师学堂于1890年5月开建堂舍,8月完工,9月正式开办。学堂房屋经过精心设计,公务厅、客厅与学徒住房、饭房、睡房皆照华式,西学堂工艺房、洋教习房则仿西式,“甚整齐,亦极雅观”。标志性建筑是一个“烟囱”、一个“高桅”,恰好为管轮、驾驶两堂之代表。

鲁迅回忆那高耸的桅杆时说:可爱的是桅杆……因为它高,乌鸦喜鹊,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盘上。人如果爬到顶,便可以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而且不危险,下面张着网,即使跌下来,也不过如一条小鱼落在网子里。

沈卫威介绍,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的求学时光虽然不算长,但在南京的几年中,每逢到节假日,他常和同学走遍南京城,接触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夫子庙的得月台、状元境的书店,是常去的;下关码头、燕子矶、台城、鸡鸣寺、鼓楼、大钟亭、明故宫、莫愁湖,也是鲁迅足迹常到之处。

设计启蒙也是源自江南水师学堂

文学作品之外,鲁迅的设计才能也一直为人传颂。沈卫威介绍,鲁迅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启蒙,也是源自江南水师学堂。“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开始学习绘画,如铁轨横断面图。原版德文教科书要整本抄录,自己绘制插图。”同年,鲁迅为了学习绘画,还专门买了绘画入门读物石印《芥子园画谱全集》12本,他还尝试着将学堂的校园绘成图寄回家。

赴日求学期间,鲁迅创作了优秀的解剖学笔记,尤其是解剖图的精湛绘制。后来,他更是凭借着独创的“猫头鹰”形象征服了不少读者。1927年,鲁迅的杂文集《坟》出版时,鲁迅画了一只猫头鹰,放在了这册杂文集的扉页位置,这也是今天大家最为熟悉的“鲁迅版”猫头鹰形象。

沈卫威介绍,鲁迅一生设计了60多个书籍封面,并独立完成了北大校徽的设计。如果不当作家,鲁迅当一个设计师也不会干得太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1898年 5月 7日 鲁迅 第一次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126年前,鲁迅在这里成为了“周树人”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