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是往年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南京的一些小学把传统的笔试改成了游艺活动,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语文课是通过幸运转盘,随机背诵诗词、谚语、歇后语,数学课变成了拿“钱”到商店买东西,劳动...
这两天正是往年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南京的一些小学把传统的笔试改成了游艺活动,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语文课是通过幸运转盘,随机背诵诗词、谚语、歇后语,数学课变成了拿“钱”到商店买东西,劳动课则是叠裙子、叠T恤衫,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玩得不亦乐乎,一下爱上了特别的期末“考试”。
“双减”背景下,既不能让孩子有负担,又要让他们掌握知识,把过去“死板”的知识变成活学活用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孩子的兴趣提高了,效率也就跟着提高了。而且,结合实际的学习也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内容不再与生活脱钩,使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看得见,自理、自立、自律的观念意识也悄然种下,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也必将有更大的益处。
孩子们爱上变脸的期末“考试”,也让家长们从焦虑变得轻松。以往,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甚至为99还是100而纠结,或明或暗的排名也让每个孩子都会被拿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比不知道,越比越烦恼。新的考试没有分数,有的只是解决问题的收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孩子和家长的压力。而这,其实也正是推行“双减”的初衷。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能坦然接受这样的期末“考试”。有的地方仍在偷偷搞“两套办法”,一套是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阳光评价,一套还是老的评价思路,有分数有名次,偷偷给家长“私下掌握”。这就等于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也是给“双减”政策添乱,有关部门必须严查严惩。另外,个别优质中学在小升初的招生中依然打着“测评”“考查”的名义行考试之实,也影响了“双减”的实施,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