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诺奖揭晓,“墨子号”亮相——量子信息学科被广泛认可背后的“中国推手”

:2022年10月04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安东·塞林格,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的导师。10月4日下午,潘建伟团队的“墨子号”也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的过程中出现在PPT上。

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安东·塞林格,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的导师。10月4日下午,潘建伟团队的“墨子号”也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的过程中出现在PPT上。

第一次见到塞林格,潘建伟就被坐在椅子上的导师仰头问到“有什么梦想”,而他的回答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实验室”。刚进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他就一直在脑海里酝酿着一个对量子态进行隐形传输的实验方案,当发现另一个小组正在准备该实验时,潘建伟主动请缨加入该实验组。1997年,该小组便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的论文,当时,27岁的潘建伟正是第二作者。

在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大会上,潘建伟团队的“墨子号”也作为案例闪亮登场。2016年,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QKD)链路和两个星地自由空间高速QKD链路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地面跨度4600公里的星地一体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2022年,“墨子号”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为什么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的潘建伟没有获得诺奖?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潘建伟的工作更多的是倾向于应用,比起应用科学,诺贝尔奖更偏爱基础科学。当然,也有人认为,潘建伟的工作促进了三位科学家的获奖,诺贝尔奖向来是非常谨慎的,对基础方面没有有效的实验证据不会轻易发奖,或许正是因为有潘建伟的一系列实验证实星地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让很多人看到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巨大前景,三位科学家才能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在评价中国近年来在量子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时,塞林格曾对其给予高度赞赏。他表示:“潘建伟与他的团队建立起来的成就令人瞩目,而且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相比,对这些项目的运作都更加系统化。”

除了自身研究以外,安东·塞林格积极推动中奥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自1983年起,他与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机构长期保持着沟通和交流,并与多家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安东·塞林格研究组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这一成果也入选了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2022 诺贝尔 物理学 得主 之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诺奖揭晓,“墨子号”亮相——量子信息学科被广泛认可背后的“中国推手”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