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寒假首日,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家长警惕假期违规竞赛

:2023年01月07日 新京报
分享到:

“任何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北京“双减”工作专班重申,专班将不定期通报违规竞赛以及各类套路陷阱,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月7日,北京市中小学生正式进入寒假。寒假首日,北京市“双减”工作专班即发布提醒,寒假期间,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持续紧盯假期易发违规竞赛问题,打击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违规竞赛,严处学校违规招生行为。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家长,要掌握合规竞赛白名单,并警惕违规竞赛套路,同时称参加违规竞赛有风险。

教育部门的合规竞赛包括列入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竞赛活动,以及北京市区及直属单位(少年宫等)组织或参与组织的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竞赛活动。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示,教育部门的合规竞赛主办方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同时,主办方是非营利主体。非营利主体是指在编办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也可以理解为,公司(即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营利主体)主办的赛事,一定不是教育部门合规竞赛。”

同时,办赛有连续周期性。每学年只举办一次竞赛,如果一年内反复举办的赛事,则不是教育部门合规竞赛。此外,合规竞赛名单每年都公开、公布、公示。

“任何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北京“双减”工作专班重申,专班将不定期通报违规竞赛以及各类套路陷阱,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同时公布了一些违规竞赛常用的三个套路。一是对外不敢叫竞赛,名目马甲常更新。竞赛多以“俱乐部活动”“线上线下研学活动”“科普活动”甚至字母代号暗语等马甲进行包装,通过机构网站、自媒体、家长微信群等渠道传播,宣称自身为某杯赛的延伸、获奖学生能直升名校,并以话术诱导裹挟家长报名。

二是通过第三方报名,暗示交钱保获奖。竞赛没有正常报名渠道,通过第三方机构代报名,家长从公开途径难以查证所谓主办方信息,第三方机构在代报名的同时也组织各类辅导、冲刺刷题班。更有第三方机构暗示可以保获奖,诱导家长花钱买奖,而这些获奖证书为主办方自制,证书本身无含金量。

三是设多轮比赛,报名费逐级上涨。竞赛不断设置初赛、复赛、大师赛等晋级模式,让人眼花缭乱。报名收费水涨船高,以高收费来显示竞赛级别。有的还通过“端午活动”“暑期研学”“冬令营”等方式,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诱导学生反复参加。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特别提示,参加违规竞赛不仅会加重学生精力负担、家庭经济负担,还难以保障学生安全,“竞赛主办方往往是虚构的‘组委会’,不具备法律责任承担条件。竞赛秘密进行,有时为了躲避监管,考场常临时‘搬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提醒家长要全面把握合规竞赛的基本特征,不轻信“组委会”虚假承诺,辨明竞赛真伪。如发现违规竞赛,及时举报,教育部门将会同执法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核查,共同营造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1月 7日 北京市 中小学生 正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寒假首日,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家长警惕假期违规竞赛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