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北京巧娘”做客新京报小记者课堂,传授剪纸技巧、分享人生感悟

:2023年07月27日 新京报
分享到:

7月27日下午,被授予“北京巧娘”称号的剪纸艺术家顾小玲和新京报小记者们现场互动。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7月27日下午,被授予“北京巧娘”称号的剪纸艺术家顾小玲来到新京报小记者活动现场,给孩子们讲解剪纸技艺,小记者们亲自动手实践,完成一幅幅剪纸作品。

suj2023727202301290154.jpg

顾小玲为孩子们详细讲解剪纸技巧。 新京报记者王子诚 摄

“孩子们,你们知道剪纸是什么时候有的?至今多少年了?”活动刚一开始,顾小玲便抛出这两个问题,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她从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说起,给小记者们分享了剪纸技艺的传承。她介绍,在没有纸张时,人们利用金箔、银箔来制作这一镂空艺术作品,直到纸的出现,因用料廉价这一技艺得以传承至今。

“剪纸的时候剪刀不动,纸跟着转。”在详细讲解剪纸的手法之后,她为每名小记者发了剪纸材料,带领孩子们实操。将纸对折,凭借自己的想象,从兔耳朵到兔脚,先剪出半个小兔子,再剪出一个小眼睛……打开之后,一只红色的大耳朵兔子就跃然纸上。她鼓励小记者们盲剪,“有些人喜欢先画,再沿着线剪,我们尽量利用头脑中的形象去剪。”

互动中,小记者们高兴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新京报记者王子诚 摄

“老师,我把小兔眼睛剪坏了。”“你这是二郎神兔子呀。”现场对话不断引发笑声,顾小玲一剪刀轻松“变出”的小兔子,小记者们自己动手剪时就发现没那么容易。但孩子们都没有放弃,剪坏了就换一张纸再来,他们努力让手工作品尽量完美,手巧的还会给小兔子的耳朵、脚丫处再来上几剪子,变成一只“镂空兔”。“你们所有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顾小玲鼓励道。

“你什么时候爱上剪纸的?”“你最喜欢的剪纸作品是什么?”在采访环节,小记者们围绕顾小玲的经历接连发问。顾小玲告诉同学们,她生在北京、长在新疆,13岁时便跟着母亲学习剪纸,生得一双巧手,就日益喜欢上了这个“手艺活儿”。后来,刺绣、中国结、布艺、珠编、衍花……她尝试钻研不同的领域。

因为对剪纸作品非常珍惜,她也爱好收藏,“大家知道剪纸怕日晒,会变色,我就把它们仔细地保管,我13岁的作品至今还在家里保存着。”顾小玲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收藏和技艺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也曾经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上代表剪纸手艺人将作品送给参加奥运会的国际友人。最令她骄傲的是,她曾经剪出了一张7米长图,以镂空画的形式展示老北京民间风俗,还曾经获奖。

suj2023727202321290156.jpg

小记者们共同完成团花作品。 新京报记者王子诚 摄

顾小玲告诉小记者们,她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剪纸上,从窗花、人物到卡通形象等,她都剪过,也经常创作剪纸作品。“当你喜欢一件事,就要钻研它,要想着怎么把它做好。”顾小玲建议,对于自己的热爱要潜心钻研,勤学苦练是达到成功的最好路径,“我不是一下就能剪出好作品的,一个获奖剪纸背后可能是百余幅的苦练。”

最后,顾小玲用“八折法”将一米见方的红纸折叠成三角形,让孩子们每人剪一刀,最后打开,形成了一个造型奇特的镂空团花,“哇——”孩子们没想到,刚才随意的一剪子,最后可以变成一幅造型复杂的作品,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团花上的这个桃心是我剪的!”一位小记者兴奋喊道。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剪纸 中国 老的 民间艺术 之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北京巧娘”做客新京报小记者课堂,传授剪纸技巧、分享人生感悟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