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8月1日,由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数智驱动・协同共育:AI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研修活动在山东荣成举行。来自全省各联盟县区的教体局长、分管协同创新项目副局长、教研中心主...
7月29日至8月1日,由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数智驱动・协同共育:AI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研修活动在山东荣成举行。来自全省各联盟县区的教体局长、分管协同创新项目副局长、教研中心主任及联盟学校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数智时代教育发展新路径,共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月29日晚,县区局长联盟恳谈圆桌会议召开。济南市历城区、济南市长清区、德州市陵城区、潍坊市临朐县、滨州市惠民县、威海市荣成市,菏泽市牡丹区、菏泽市巨野县,聊城市茌平区、聊城市冠县,泰安市肥城区共11 个县区的教体局局长或带队领导围绕区域教育综合治理、高质量教育、核心素养落地、县中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教育焦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对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全面贯彻落实展开深入交流,为联盟学校协同创新共同体树立了新靶向,立项了新课题。
7月30日上午,首先举行“数智驱动・协同共育:AI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题研修活动开幕式,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毕诗文向大会致辞,回顾了基础教育联盟一年来入校指导、省内外跟岗学习、基础教育成果建构等大量工作,有力推动了联盟单位高质量发展,其中协同创新项目成果获得中国教师学会国家级优秀项目成果奖。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刘丙利教授做了首场 “人工智能重塑区域教育生态:机遇、挑战与治理路径”为题报告,报告从人工智能AI赋能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资源重组、课堂改进、教学评价、家校社协同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区域教育生态面临的核心挑战、内在逻辑与治理策略,为推动 "数智驱动・协同共育" 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思路。报告会由齐鲁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范勇主持。
7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以“数智时代的育人方式变革”为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重构路径。闫寒冰教授认为,数智时代的教师发展需兼顾 “守正” 与 “创新”—— 既要坚守育人初心,又要提升数字素养,掌握人机协作、数据驱动教学等新能力。教师需在 “育人为本、应用驱动、数智优先、伦理护航” 原则下,推动教育向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数智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开启 “因材施教”“终身学习” 的新篇章。这场育人模式的变革,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关注与探索。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田序海围绕 “新高考的综合思考”,解析了考试改革与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讲座全面梳理了新高考六年的发展脉络与应对之策,特别强调了命题由生活实践情境走向深度探究情境,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此外,多元化育人越来越受重视,助力大批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走“高校自主招生之路”。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堵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海涛作了“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的逻辑、要点与关键点”的报告 ,他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应对教育复杂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立足系统视角,关注育人高度、广度与深度,强化资源整合与机制协同。通过“五步教学法”“亲子阅读”等案例,他展示了协同成效,并强调制度保障、专业协作与数字化赋能在推动课程落地中的关键作用,呼吁共建学生成长共同体。讲座搭建了协同育人体系的桥梁和网络。
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首先在教研中心。荣成市教研中心主任、鲁东大学王晓洁教授作了“课标研读与素养落地:区域教研的双向驱动机制”的报告,结合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多年的“均衡发展、全面质量、下沉上浮”实践探索,通过大量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以教研提质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区域教研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 “荣成经验”。
高质量落脚点关键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集中统一领导。7月31日下午,在 “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 局长论坛上,11位县区教体局负责人分别报告本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下一步发展规划,现场思想碰撞激烈,为县域教育治理提供了多元视角。
高质量落脚点最终落实在学校的实操上。与县区局长论坛同时,“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高质量育人校长论坛” 火热进行。13位联盟学校负责人结合本校实践围绕管理上的整体建构、育人特色彰显、教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落实。毕诗文作为点评专家对校长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强调要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8月1日,研修活动进入实践考察环节。全体参会人员首先来到荣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直观感受到数智时代实践育人的创新成果。随后,一行人前往郭永怀纪念馆,通过参观珍贵史料与影像资料,深入了解这位 “两弹一星” 元勋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作为全国首批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纪念馆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此次研修活动围绕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堵点、核心素养落脚点,通过专题报告、论坛研讨、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破解。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可操作性强,将迅速把本次活动的所学在新学期开学转化为推动本地、本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以数智技术为翼,以协同育人为径,共同推动山东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齐鲁师范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身在教师教育与AI赋能教育的优势,为全省基础教育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讯员 李莉 王伯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