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学童绘家乡变化,对比旧时光和新生活。
今年国庆假期,一场关于“家乡变化”的童画故事正在济南高新区彩虹湖小学精彩上演。一年级的萌娃们用画笔当“时光相机”,一边记录长辈口中的“旧时光”,一边描绘自己眼里的“新生活”,让家乡的变迁在稚嫩的画笔下变得鲜活又温暖。
听长辈唠“过去的事儿”,画纸成了“时光胶片”,“姥爷说,以前出门要走石子路,现在我们家楼下是宽宽的大马路!”“奶奶的小瓦房,变成了我家的高楼房!”活动中,孩子们围坐在长辈身边,把那些关于“老房子、旧街道、慢生活”的故事,一一搬到了画纸上。
你看吕序泽同学的画,左边是长辈记忆里的乡间小屋、石子路、池塘小鸭,右边是色彩斑斓的高楼、汽车和天上的飞机,连太阳都在两边露出不同的笑脸,像是在为“变化”点赞;还有孩子画里的“新旧家乡PK”,红砖小屋旁的小花,和高楼大厦前的绿树相映成趣,把“过去”和“现在”缝在了同一张画纸上。
孩子们的画,是对家乡变化最真的解读:有的画“住房变形记”:从红砖墙、黄瓦片的小屋,到粉紫色、蓝绿色的高楼,房子的颜色越来越亮,也越来越高;有的画“交通进化史”:石子路、自行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马路、小汽车,还有天上飞的飞机;还有的画“生活小碎片”:小桥流水的旧景边,冒出了甜品店、高楼和“和谐号”动车……每一笔色彩,都是孩子对“家乡长大”的惊喜发现。
在孩子们的童画里,家乡的变化是具体的:是房子从“矮矮小小”到“高高大大”,是道路从“坑坑洼洼”到“平平整整”,是生活从“安安静静”到“热热闹闹”。他们用画笔告诉我们:家乡就像小朋友一样,也在一天天长大呢!
看童画悟“成长的意义”,教育在“故事与画笔”间扎根,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绘画,而是一场让孩子“触摸时代”的成长课。当孩子们听长辈讲过去、用画笔画现在时,“珍惜幸福生活”的种子悄悄在心底发芽。
一张画纸,藏着家乡的昨天与今天;一颗童心,装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愿这些“小小时光画家”们,在童画的世界里继续发现家乡的美好,在成长的路上,成为热爱家乡、拥抱时代的快乐少年!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