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教师传授班级管理心得,注重学生成长与教学方法创新。张昕青年教师吸收经验并结合创新,获师生好评。师生传承教育情怀,促进学生发展。
“处理六年级学生的‘小矛盾’,不能只看表面,要像剥洋葱一样,找到他们真正在意的点。”近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六年级办公室,有着30年教龄的高梅老师正拿着学生“矛盾记录本”,向结对徒弟、青年教师张昕老师分享班级管理心得。这温馨的一幕,正是该校青蓝工程中,六年级师徒传承教育情怀的生动缩影。
作为六年级的“优秀班主任”,高梅老师始终把“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放在首位。在数学教学中,她会针对六年级“应用题理解难”的痛点,自制“生活化情境卡片”,把枯燥的题目变成学生熟悉的场景;班级管理上,她坚持手写“学生成长周记”,记录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与小进步。自从与张昕老师结对后,高梅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从“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六年级数学课”,到“怎样和进入‘小叛逆期’的学生谈心”,她的教案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成了最珍贵的“教育宝典”。

“师父教会我的不只是教学技巧,更是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张昕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在高梅老师的指导下,她将青年教师的创新优势与师父的经验相结合:把师父的“情境教学法”搬进课堂,用动画短片拆解六年级数学的“几何图形难点”;借鉴师父的“成长周记”,创新推出“班级树洞信箱”,让内向的学生也能大胆表达想法。前不久,在学校六年级“单元知识梳理课”展示中,张昕老师设计的“小组闯关夺星”教学模式,既延续了师父“重基础、强互动”的教学理念,又融入了年轻化的课堂形式,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如今,在六年级的校园里,师徒二人共同备课、一起听课、联合组织“书香班级”活动已成为常态。当看到自己教的学生能主动帮张昕老师整理教学道具,听到张昕老师班上的孩子说“张昕老师的课和高梅老师一样有趣”时,高梅老师满脸欣慰:“教育的传承,就是把对孩子的用心,从一代人的手里,传到另一代人的心里。”
据悉,该校青蓝工程已持续开展10年,像高梅老师与张昕老师这样的六年级优秀师徒结对还有很多组。他们以心为桥、以情为纽带,让老教师的教育情怀与青年教师的创新力量碰撞出火花,在六年级这一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坚实的成长阶梯。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最热文章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