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秋招启动早,千余企业招32000岗,吸引30000毕业生;AI岗位需求增明显。毕业生求职目标清晰,更务实。江苏将办30场招聘会,推动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
9月27日一早,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号馆的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龙。当天,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活动暨江苏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此举办,这是秋季学期,教育部对接经济大省,面向2026届高校毕业生举办的首场大型供需见面会。1000余家优质企业带来3.2万余个就业岗位,吸引省内外3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现场求职。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如何?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秋招来得更早了,企业求贤若渴需求旺
记者注意到,和往年秋招相比,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得更早了,本次主场招聘活动提早了近1个月。此外,今年现场招聘专区设置精准、覆盖面广,共设置13个城市展区、16个产业及特色专区,汇集江苏省“1650”重点产业集群规上企业、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1000余家,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通信、金融、广告等多个领域。
不少企业人才需求旺盛,招聘岗位数超百个。在民企促就业专区,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海澜集团带来了150人的招聘需求,涵盖了服装设计、IT信息、新媒体电商等多个专业方向。作为中国领先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集团此次旗下公司联合招聘,需求125人,岗位包括储备干部、新锐之星等,展现了大型平台企业对未来人才的渴求。
在国企促就业专区,徐工挖掘机械是全球工程机械的佼佼者,此次招聘113人,岗位遍布海外销售、机器人应用等高技术领域。在华为ICT人才生态联盟双选会专区,近30家华为生态伙伴企业提供了300个 ICT类岗位。
下了赛场就是兄弟,这次“十三太保”组团来了
9月27日,“苏超”常规赛就要收官,下了赛场的“十三太保”还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当天上午,记者在2026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活动现场看到,江苏13个设区市组团登场,一字排开,阵仗十分强眼。这也是今年创新推出的江苏城市宣传体验活动,毕业生在现场可以进行文创非遗手工制作体验、城市文化和景点感知,在亲身体验中详细了解江苏各地招才引才政策,充分感受江苏文化底蕴和幸福美好生活。后续,江苏13个设区市将联动开展“4+X”系列行动,拓展就业新空间、释放就业新动能。
当天,现场还举办就业创业政策推介会、就业咨询服务与城市宣传体验等活动,为毕业生集中宣讲就业政策、基层服务项目及重点产业招聘计划,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简历优化、AI面试等个性化指导服务。
AI岗位需求增长明显,热门领域人气旺
上午9点,不少企业的展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热门领域企业展位人气最旺。大模型提示词工程师、前端开发等岗位月薪普遍标注10-20K,引来众多求职者排队投递简历。
“今天我们招聘数量有60人,相对比往年,这个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总监徐加庆告诉记者,这些涉及5G网络优化工程师、数通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交付经理等十多个岗位。
什么样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徐加庆表示,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更期待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有良好团队合作意识的毕业生加入。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招聘的岗位语音算法工程师、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开出了20-30K的薪资,吸引了不少求职者投简历。思必驰招聘经理董国强介绍,他们是一家在苏州的国内专业的大模型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
“我们非常欢迎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生,更看重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董国强说,现在技术迭代迅速,知识不断更新,只有具备强学习能力的员工,才能紧跟行业步伐,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为企业注入持续的创新动力。
毕业生找工作更积极更务实,求职目标清晰
当天,记者采访了几十名求职者发现,他们大多带着清晰明确的求职目标前来,更积极也更务实。
“我想找关于算法、大模型或者前后端开发相关的工作。”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小杨告诉记者,大模型这方面开的薪酬比较高,自己会朝着这方面多努力。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三的山西小伙小贺告诉记者,江苏制造业比较发达,未来希望在江苏工作、安家。“想找一个新能源车企或半导体公司的工作,期望年薪16-17万。”
“月薪期望值12K-15K。”江苏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小杨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直接向面试官开价。“逛了一圈下来,我感觉适合的岗位不少,但是竞争也很激烈。”
“大国重器团队”——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围满了学生。作为央企,该公司提供铜工、电工等一线岗位,月薪约1万元,包食宿、提供工装,单休工作制。招聘负责人坦言,“船舶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我们放宽专业限制,自主培养,大专以上即可。但要求员工能扎根一线、不怕流汗。”尽管车间自动化程度高,体力负荷不大,大部分工作由机器人取代,但“能冒汗、肯吃苦”仍是核心要求。
采访现场,记者也发现跨专业就业趋势明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小王考虑转行新媒体运营,“月薪5000-7000元,在南通很有吸引力。”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张琳则因实习经历对教培行业充满期待,“我想从事教学或营销类工作。”
今年还有30场省级招聘会+超千场校园招聘会
记者了解到,未来两个月,江苏将举办30场省级招聘会和超千场校园招聘会,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集群,集中释放优质岗位。活动强调“精准对接”,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肩并肩”,助力毕业生融入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悉,为了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江苏推出求职“六大装备”:求职时间表、简历急救包、笔试突击战、面试彩排课、心态稳压器与反诈防火墙,并结合职业规划大赛、公益巡讲提供系统指导。人社部门同步推动技能培训与就业见习资源从“家门口”前置至“校门口”,深化“双千”计划融合赋能。“24365平台”的智能荐岗、AI面试、政策计算器等数字化工具也将全程护航,让求职更智能、更高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王颖
视频 张华纬 吴伟龙 薛超
编导 徐彬雯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