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的目标一脉相承,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征程,引起广泛关注。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接下来有大动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的目标一脉相承,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征程,引起广泛关注。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四部门日前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根据《计划》,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 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计划》有关情况,有哪些具体内容呢,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1个总目标 5个具体目标 五个具体目标包括: ■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3个层面攻坚重点 4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普及水平: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二是优化结构布局: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 三是加强条件保障:重点是加强学校条件建设,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四是提升教育质量: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 6项主要措施 扩大教育资源方面:一是落实地方责任,要求各地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特别要求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个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方面:首先,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其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三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学费的机制,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完善扶困助学政策方面: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合理核定编制,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方面: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三是实行普职融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改进招生管理办法方面: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二是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四是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眼尖的你一定注意到了 4项重点任务中“优化结构布局”一项 提到“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这也就意味着 接下来中职教育发展还会有大动作
数据显示,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小编先为大家展现一组出彩的中职大数据。 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发挥了大作用。未来,中职教育发展还有哪些大动作? 1、加快顶层制度设计 配合全国人大做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把接受职业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和途径。 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完善扶困助学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3、扩大教育资源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重点扩大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增加中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使中西部贫困地区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 5、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推动各地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区域范围和招生规模,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 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 7、助力精准扶贫 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对接活动,加大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工作力度。兜底式支持西部地区省(区、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中职教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