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于2022年初联合启动江苏省“共话成长 共育新人”家校社协同行动,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双减”背景下的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社区支持典型案例,推选出了江苏百户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家校合作案例、江苏十佳社区支持案例。
江苏十佳家校合作案例:
构建“乐享四季”的劳动教育体系——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双减”之后,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劳动教育不足的现状。为此,学校立足全面教育观,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跟随自然变化、四季更迭、生命节律,将学习、生活与实践相结合,育智育体育心,创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多元融合,立体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聚焦幸福家政、职业体验、志愿活动、智慧农耕、大国小匠等主题,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入“农·和”劳动课程,实现“文化传德、慧根生智、励志健体、润心行美、君子能劳”的精神传承。配合上述课程,学校设计了“劳谦君子五阶清单”,列出60件劳动事项,涵盖各个年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资源交织,纵横搭建劳动实践育人体系。学校设计了“横相关、纵有序”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横向,建立了“低门槛”的实践模式:面对家庭,依托家委会建立“家委会制度”;面向学校,依托项目组建立“圈圈联动工作机制”;面向社区,依托签约合作方式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家校社三方联动引导学生实践与探索。纵向,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推广“必修+选修”课程模式,开展劳动竞赛,组建特色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立体可视,科学创设“葵花”劳动评价体系。建立“向阳娃劳动幸福银行”,设立“葵花”评价体系,围绕“劳动创造价值促进成长”的主轴,构建评价与积分标准,同时融入财商教育,实现多元融合、多元评价、及时反馈、诚信记录的“评价育人”功能。
点评: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充分调研本校家庭教育背景,针对重知识轻能力、劳动教育普遍不足的现状,立足儿童本位,依据自然节气和生命成长的节律,以四季“物语”为载体,引导儿童伴随自然的变化、四季的更迭,在实践、探索、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学校通过多元融合、多元评价、及时反馈、诚信记录,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的“乐享四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儿童与自然生长、劳动育智育体育心相对应的家校社育人新样态,做到成果评价可视化、方法路径可复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