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蓝色梦想 培育时代新人——中国海洋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2025年10月27日 光明网-《光明日报》
分享到:

海大书记勉励新生融入国家发展,传承海大精神。校推“经略海洋”课,文理工交叉教学。海大百年文化育人,校史馆等场馆助力,海鸥剧社打造艺术思政,培养海洋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冯文波

“希望大家赓续一代代海大人的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把青春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长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李明为4800余名本科新生讲课,勉励同学们弘扬海大精神、传承海大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凝望中国海洋大学这座百年学府,它特色鲜明的“海味”校园文化,滋养着一代代学子的心田,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动实践。

在中国海洋大学,有一门课程的授课师资可谓名师荟萃,那就是国内首门海洋类交叉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经略海洋。该课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领衔,20余位涉海文理工领域学术带头人联合授课,涵盖从海洋科学、海洋战略到海洋碳中和、海洋文明史、海洋国际法等诸多方向。

“这既是新时代海洋教学文理工农商大交叉课程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学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益探索。”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阐明了这一课程的意义。

2024年10月,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精心打造、焕然一新的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正式向师生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

走进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方宗熙、“养虾大王”王克行、中国“蓝色种业”带头人包振民等一位位“大先生”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事迹令人敬佩不已。海大学子以他们为榜样,浩海求索,勇攀科技高峰。

“这里保存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最完整的海洋观测设备,它们见证了我国海洋科考事业一路走来的曲折历程。”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调查实验室,该学院副院长陈旭讲述着一件件老设备、旧仪器背后的科技创新故事。

“中国海洋大学深耕场馆育人,通过整合校史馆、一多楼、海洋生物博物馆、中国海权教育馆、海洋科技展厅等特色场馆资源,以沉浸式、实景化教学实践,让校史校情、学科脉络等可观可感、可亲可爱,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思想伟力,厚植谋海济国情怀。”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9月1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创作排演的首部原创校园大师剧《文圣常》成功上演。该剧以我国海浪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献身祖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光辉一生为原型创作而成。演员大部分为该校海鸥剧社学生。海鸥剧社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剧社以宣传革命、振兴中华为己任,被誉为“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

中国海洋大学打造“艺术+思政”育人模式。依托海鸥剧社,师生们以校史上的红色英模人物、爱国创新故事为原型,编排打造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海之魂》《守望》《心系山海皆可平》等多部话剧,把戏剧舞台变成思政课堂。

以艺术系师生为主力,中国海洋大学推出了“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海上音乐党课,以“美育在海大·回信启新程”为主题,演出舞台剧《国歌》、举办《黄河大合唱》专场演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建校100年来,学校涵养了以‘海大精神’为核心的厚重校园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文化支撑。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百年新跨越,学校将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李明说。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7日 08版)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中国海洋大学 家国情怀 校园文化 蓝色梦想 党史教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胸怀蓝色梦想 培育时代新人——中国海洋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