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张艳亭:在阅读中重构教师的专业基因

:2025年11月03日 青年说
分享到:

山东省教育厅发起“照亮我的那本书”阅读征集,张艳亭分享《教师阅读地图》阅读感悟,该书指导教师专业阅读,其关键在于将阅读与实践结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曹县实验中学教师 张艳亭

翻开《教师阅读地图》的那一刻,我并未预料到这会是一场如此深刻的自我审视。从教的这七年,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教学的“舒适区”:熟练的课堂流程、得心应手的教学设计、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然而,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却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专业成长中的“暗区”——阅读结构的失衡、理论视野的狭窄、实践反思的碎片化。这本书表面上是一幅指导教师如何阅读、如何选书的地图,实质上却成了一面照见自我认知边界的明镜,让我看见作为教育者的局限与可能,更给了我一张系统的阅读路线图,让我重新思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

《教师阅读地图》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书目推荐,构建了一套教师专业阅读的方法论体系。书中将教师阅读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怀”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为若干领域,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知识地图。这种分类方式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我的阅读偏好和盲点恰恰定义了我作为教师的模样。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我发现自己沉浸在“学科知识”的舒适区中,而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涉猎甚少;我偏爱那些提供即时解决方案的实用书籍,却回避需要深度思考的理论著作。这种阅读的偏食症不仅限制了我的专业视野,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我课堂教学的边界。当我抱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却未曾想过这可能源于我对动机理论的无知;当我困惑于如何评估学生真实理解时,却迟迟未去研读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经典文献。

《教师阅读地图》中最震撼我的观点是:教师的阅读结构决定了他的教学境界。一个只读教参和练习册的教师,与一个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社会学的教师,他们站在讲台上所看到的风景截然不同。这让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那些顿悟时刻——往往不是来自某本教学法的直接指导,而是来自一本看似无关的书籍中的偶然启发。一本关于建筑设计的书让我理解了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一本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让我重新思考评价的多元性;甚至一本科普著作中的生态系统比喻,帮助我构建了更加有机的课堂文化。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专业阅读”的理解。专业阅读不是窄化为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的阅读,而是一切能够丰富教师对人、对知识、对学习理解的阅读。真正专业的数学教师,可能从哲学书中获得对数学本质的更深洞察;专业的语文教师,可能从社会学的阅读中理解语言与权力的复杂关系。专业与否,关键不在阅读的内容是否贴着“教育”的标签,而在于教师能否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教育的智慧。

合上书页,我开始绘制属于自己的阅读地图。我不再盲目地追逐阅读数量,而是有意识地在三个维度空间寻求平衡;我不再简单地接受书单推荐,而是学会诊断自己的认知缺口,进行针对性阅读。我按照书中提出的"元典-案例-工具"三级书单和"读前-读中-读后"的支架任务,尝试"带着任务读书"。我先在"读前"阶段列出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阅读让我的注意力更加聚焦,也更容易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将阅读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通过写作、讨论、尝试,将书中理念转化为教育行动。

《教师阅读地图》给我的不只是一张现成的路线图,还有一套导航工具和一份探索的勇气。我开始尝试"阅读引领":依托名师工程人选平台,发起“共‘沐’书香、分享‘悦’读”活动,吸纳我校青年教师组成读书小组,每学期定期分享读书感悟;在工作室论坛上开设"精研堂"专栏,用通俗语言向同事介绍教育理论,共享教研教学。渐渐地,我发现老师们的读书感悟越来越贴合教学,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且能深刻反思。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专业阅读就是一场自我的启蒙——不仅能重新认识教育,更能在阅读中重塑自己,挖掘自己作为教育者的可能性。

读完《教师阅读地图》,我深刻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是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型。这种转型需要“理论视角”的介入,而阅读正是获得理论视角的最重要途径。魏智渊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教师阅读不是“业余的业余”,而是一种“专业呼吸”——吸气时,让理论、经验、通识进入血液;呼气时,把思考、设计、反思释放到课堂。

未来,我愿把这张“地图”折成一艘船,载着我在教育的河流中持续航行:既警惕“经验主义”的漩涡,也提防“理论乌托邦”的暗礁,在一次次“理论-实践-反思”的循环中,努力保持教师专业生命的“有氧”状态。或许,这就是《教师阅读地图》揭示的最朴素真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呼吸”;而阅读,正是那口最清新、最养命的氧气。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教师阅读地图 魏智渊 教学反思 专业发展 教育理论 阅读方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张艳亭:在阅读中重构教师的专业基因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