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赵俊彩:《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感悟

:2025年04月22日 青年说
分享到:

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杨家坡中心小学教师 赵俊彩

说到课题,往往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得我们常常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叹。为了改善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理论知识匮乏的现状,寒假我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教授所著写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收获颇丰。

《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恰当的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会、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做好结题工作、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在阅读中,我也渐渐领悟了课题路上的自己尚需不断修炼。

选好课题是关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做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细想自己参与或主持过的课题,确实有“为做课题而做课题”的情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紧密立足于教学实际。

阅读中我明白了做课题当是为了“追求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式的过程”。首先可以选择教师们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日常教学中困惑无处不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其次,还可以考虑从自己成功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经验中提出课题。任何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会积累有成功的经验。人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新的效果和作用。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工作;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教师从不训斥孩子,但班级纪律一直很好。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课题,或进行经验总结,探讨其中的规律。做教育科研,让教师经历“研中明,明中得,得中立”的过程,最终走向“立中成”。

研究资料要详实。

课题研究实施是课题研究的展开阶段,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课题最终结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阶段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获取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当确立好选题之后,我们要结合自己的选题内容的角度再次审视课堂,善于将自己教学中的感悟和收获及时记录并且总结,将日常会议、上课的照片存起来,这样点滴的积累才能汇集成最后的详实成果。

“做得实”,更要“写得来”。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在表述上如何着力,也是我很困惑地方。李教授在书中给予了手把手指导,其中结构材料的方式给我启发最大。一张明晰、科学的结构图总是最吸睛的,它浓缩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要素。自己曾在写论文时也尝试用了结构图,为了使图文匹配,兼顾逻辑性、科学性、美观性,多次修改,深感不易。对此,我会通过多阅读,研究他们的写法,关注其图示表达技巧,在阅读中提升自我。

课题研究,要重团队协作。

书中提到一种现象:某个规划课题申报时参与者不少,但实施过程中参与积极性却不高。回顾自己去年做的课题,深有同感,我反思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作为课题主持人在策划研究中缺少方法。书中李教授介绍了调动成员卷入研究的做法:一是用工具引导,如活动登记表,数据分析表,均是相当有效的工具。二是有计划地参与,将课题组成员纳入研究计划,唯有让成员深度体味,才有深度参与。三是子课题认领,如何设计子课题书中也作了很好的阐述。四是阶段性分享,视频、课例、报告,都是可选的呈现形式。有方有法地凝心聚力,才能将研究落到实处,这也是很值得我思考的。

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课题研究的路上,努力去蜕变成更美好的模样。

[我要纠错]
[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编者按 山东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赵俊彩:《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感悟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