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发起阅读故事征集,教师实践《正面管教》理念,以和善坚定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培养自主学习和科学思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市曹县第三中学教师 徐广花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持和善,又要坚定,同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深受这一理念的启发,并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应用。我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将“和善而坚定”“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关注解决方案”等核心理念融入高中生物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
和善而坚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学生往往因为课程难度较大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出现课堂纪律问题。传统的严厉批评可能会让学生更加抵触,而一味迁就则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因此,我尝试采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既尊重学生的感受,又明确课堂要求。
比如,在讲解“细胞呼吸”这一难点内容时,部分学生因概念抽象而走神,甚至小声聊天。我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而是暂停讲解,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说:“我知道这部分内容有点难,但如果我们现在不集中注意力,后面的实验环节可能会更难理解。我们可以先深呼吸一下,然后一起攻克这个问题。”这样既表达了理解,又强调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生物学科强调逻辑性和实证思维,因此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我既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又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式思考。比如,在讨论“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导致疾病”时,有学生提出:“突变都是不好的吧?”我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先肯定他的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但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突变是否一定有害?”随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中性突变和有益突变的案例,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转变对错误的认知
生物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常常因操作失误而沮丧。我尝试改变他们对错误的看法,强调“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比如,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有学生因未调节好显微镜焦距而看不到清晰图像,显得很挫败。我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类似的经历,并说:“科学家在发现细胞结构时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你们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在向真理靠近。”随后,我指导学生逐步排查问题,最终成功观察到现象。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道:“原来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改进。”
高中生物考试中,学生常因概念混淆或审题不清而丢分。我鼓励他们将错题整理成册,并分析错误原因,而不是单纯追求高分。比如,在月考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错题,并找出共同易错点。例如,许多学生混淆了“转录”和“翻译”的概念。我引导他们用思维导图对比两者的区别,并鼓励他们在错题本上标注关键点。一学期后,学生的概念辨析能力明显提升。
关注解决方案: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当学生在答题或实验中出错时,我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时,有学生在计算子代基因型比例时出错。我没有直接纠正,而是问:“你觉得哪一步可能出了问题?是否可以换一种方法验证?”学生通过重新绘制棋盘格法,发现了自己的计算疏漏。这种方式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能加深记忆。
生物学中有许多开放性问题,我常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单元,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某地入侵物种泛滥,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分组后提出不同方案,如生物防治、人工清除等。我鼓励他们评估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最可行的策略。这不仅锻炼了批判性思维,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将《正面管教》的理念融入高中生物教学,我发现学生不仅在学习态度上更加积极,而且在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也有显著提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和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帮助学生正视错误,并引导他们关注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出更具探索精神和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