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王祎:用阅读点亮心灯

:2025年08月25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教师阅读点亮教育之路,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教师 王祎

成为教师后,我在高中美术教育这条路上摸索时,心里怀揣着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也总惦记着学生们能怎样成长。冷玉斌老师的《用阅读点亮心灯》就这么照亮了我教书和自我进步的道路,就像走夜路时突然看见盏灯。捧起书读的时候,字里行间的智慧让我心往之,边读边琢磨,对美术教育的想法也跟着变深了。后来又加入刘新元名师工作室,这儿的学习氛围跟书里的感悟一碰撞,让我在美术教育里摸出了更多实在的心得,越干越觉得有奔头。

阅读,是教育的基石

初读《用阅读点亮心灯》,冷玉斌先生对阅读的深刻见解便深深触动了我。他在书中强调阅读对教师成长的关键作用,指出阅读是教师提升自我、丰富知识储备、拓宽教育视野的重要途径。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回顾那些在美术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我逐渐意识到,阅读缺失所带来的知识局限,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专业技能的传授,却容易忽视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史知识的支撑。就如同冷玉斌先生书中所提到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启迪。当我开始重新审视阅读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时,我发现阅读各类艺术史论书籍、艺术家传记以及文化研究著作,不仅让我对美术知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将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更生动、更有内涵的美术课程。

例如,在讲解西方油画时,通过阅读《詹森艺术史》,大量的经典名作图像和文字阐述使我深入了解了不同时期油画的风格演变、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理念。在课堂上,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画作表面技巧的分析,而是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感受艺术家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情感表达、思想追求和多元文化。这种基于阅读的教学拓展,让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而在刘新元名师工作室中,同样浓厚的阅读氛围也深深感染着我。工作室定期组织心源读书会,大家围绕各类教育与美术专业书籍展开热烈讨论。在一次关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的读书分享中,工作室成员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学与艺术,对比东西方美学,感悟不同画作的意境美。这不仅加深了我对这本书中美学的深入理解,更让我学习到了多元的思考方式,并将这些感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去赏析美术作品。

阅读,助力师生心灵相通

冷玉斌先生在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学会从学生视角看问题,通过阅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在美术教育中同样至关重要。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感知和理解,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变化。

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美术的想法和需求,我尝试阅读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青春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这些阅读让我更加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如对自己绘画能力的不自信、对艺术风格的迷茫等。同时,我也学会运用书中提到的沟通技巧和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对美术学习的信心。

在刘新元名师工作室的交流活动中,我也多次与其他成员探讨如何通过阅读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我们分享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有一次,一位成员分享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回到学校后,我也尝试在课堂上引入相关内容,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传记,并开展讨论与分享活动。这一举措不仅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内心需求,为我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阅读,引领教育创新实践

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加深了我与学生之间的理解,还为我的美术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灵感和思路。冷玉斌先生在书中分享的许多教育案例和创新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在教学方法上,我借鉴书中倡导的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理念,尝试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美术项目。例如,在讲“中国传统花鸟画”项目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艺术形式和绘画技法。然后,学生们分组进行探究,分析不同时期花鸟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地域花鸟画的情感表达,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调研分析、对比讨论,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阅读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通过阅读各类艺术期刊、展览报道以及线上艺术资源,不断挖掘和整合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将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艺术动态和创作理念。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分享,拓展他们的艺术学习空间。通过这些基于阅读的教育创新实践,我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活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刘新元名师工作室中,创新实践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工作室经常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成员分享自己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尝试与经验。在一次关于“跨学科美术教学”的研讨中,我受到其他成员的启发,开始探索将美术与历史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我设计了“从历史名画看时代变迁”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一创新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阅读冷玉斌先生的《用阅读点亮心灯》,并在刘新元名师工作室的浸润中实践探索,我在高中美术教育领域收获了诸多珍贵的成长启示。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阅读不仅是教师拓宽教育视野、夯实专业根基的阶梯,更是搭建师生心灵桥梁、点燃课堂创新活力的火种。当艺术史论的智慧与教学实践的探索相互碰撞,当跨学科融合的巧思与青少年心理的洞察彼此呼应,阅读便真正成为了照亮教育之路的长明灯火。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实习生 策划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王祎:用阅读点亮心灯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