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动“教育家精神在江苏”活动,将探索师德“大考核”评价方式。
10月31日,由江苏教育厅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协办的“教育家精神在江苏”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报告会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苏将积极探索师德“大考核”。
“江苏作为教育强省、教师大省,要在弘扬教育家活动中‘走在前、做示范’,主动探索‘江苏样本’的践行路径。”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在致辞中指出,江苏要坚持“大考核”引导,探索落地落实的评价路径。
“目前山东、内蒙古等省份,已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年度师德考核,区分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结果。”陈艳表示,江苏现有学校1.53万所,专任教师107.44万人,规模体量均在全国前例,师德考核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各校既要稳步推动、也要试点突破,积极探索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操守、从业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状况,落地落实‘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
“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崇高使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师德建设处副处长王志洁指出,希望江苏以此次系列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将其融入教师培养、专业发展、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激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
![]()
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在致辞中表示,晓庄将与全省教育同仁一道,学习践行陶行知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奉献性等教育家精神特质,进一步领会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内涵,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尊师重教氛围,推动形成崇尚教育家、学习教育家、争当教育家的良好风尚,为教育强省建设再建新功。
![]()
在专场报告中,5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江苏教育家代表,结合自身教学、科研与实践经历,依次登台作报告,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鲜活力量,激励全省教师见贤思齐、奋发前行。
已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最美奋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则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生动诠释了何为“国之重器”的坚守与担当。他分享如何一次次攻克制约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将冷门学科做成了顶天立地的事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已86岁高龄,她提出要做最好的老师,生成信仰的力量;做有思想的教师,迸发创新的活力;做有情怀的教师,传递不息的薪火,“一辈子学做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行知教育集团原总校长杨瑞清深切地指出,每一个平凡的老师都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着不平凡的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做好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全国最美教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薄宜勇围绕“宜将匠心传薪火 勇立潮头育新人”,分享了自制教具、构建专业体系、实景建站、开创模式的教育之路,用“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汪俊峰教授分享了团队在破解雾霾成因、实现高端仪器国产化中的攻坚克难,以及将科研成果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环境领域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感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