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于2022年初联合启动江苏省“共话成长 共育新人”家校社协同行动,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双减”背景下的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社区支持典型案例,推选出了江苏百户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家校合作案例、江苏十佳社区支持案例。
江苏十佳社区支持案例:
“五点半”志愿课堂做实课后服务——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恩来社区
恩来社区位于周恩来纪念馆北侧,是京杭大运河前身邗沟连接淮河的入口,是周总理故乡——古城淮安的城市起源,拥有2500多年历史。地域1.1平方公里,居住7800余户,28000多人。
每天下午的五点半后,恩来社区的“五点半”课堂里就会迎来一群孩子。“双减”后,社区为放学后的孩子们开设“五点半”课堂,设有乐器、书法、美术、唱歌、舞蹈等兴趣特长班,由辖区内小学的专业老师志愿授课,同时每个班配备3-5名有一定专业特长的退休老同志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五点半”课堂是社区“双减”志愿服务中的重要项目。为使“双减”落到实处,社区开展“双减”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招募有特长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志愿者,同时鼓励辖区学校老师积极参与社区推行的“每天一小时、每周一活动、每月一评比、每年一考核”“四个一”志愿服务行动,并制定“双减”志愿者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制度和评选表彰制度,每年底按积分高低,结合学生和家长测评,评选十佳“双减”志愿者,并给予表彰,列入社区“温暖人物”评选。一年多来,“五点半”课堂办得有声有色,社区的志愿服务高潮迭起,蔚然成风,现已有1300多人参加过各类志愿活动。
点评:
恩来社区积极开展“四个一”志愿服务行动,开设“五点半”课堂,做实课后服务,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广泛招募优秀志愿者,结合辖区小学老师的志愿服务,“五点半”课堂持续为社区孩子们提供专业且多样的艺术培训课程,有效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务实的志愿者激励制度激发了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有效保障了志愿课堂的长期运行,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模式成为助力“双减”落地社区的坚实保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