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实现无人机“叠飞”高精度协同作业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西湖大学研发“飞行工具箱”空中协同操作系统,使多架旋翼无人机实现高精度协同作业。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记者 朱涵)西湖大学工学院人工智能系赵世钰实验室研发出名为“飞行工具箱”的空中协同操作系统,使多架旋翼无人机在“叠飞”状态下实现高精度协同作业,解决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24日,该项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据介绍,“飞行工具箱”由一架工具箱无人机和一架操作无人机组成。操作无人机是拥有可伸展的机械臂的那个“操作手”,工具箱无人机能够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末端执行工具,如爪子、剪刀等。

“如果将操作无人机视为一名‘主刀医生’,工具箱无人机就像是一名将各种手术工具递给医生的‘护士’,它们能代替人类在难以抵达的区域进行作业。”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赵世钰说,应用这类操作系统空中作业机器人最大的难点是在空中实现“叠飞”。

据介绍,由于单个空中机器人能携带的载荷有限,因此难以单独完成复杂的空中作业任务,但当两架无人机交叠时会产生强烈的“气流干扰”。实验显示,当两架无人机垂直距离接近至0.6米时,会产生强烈的向下气流,相当于气象学上的6级“强风”。因此,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一个“卡点”。

研究团队设计了柔性电磁对接机构、气流扰动估计与补偿方法、高精度对接与操作控制技术3个技术核心模块,利用自动“吸附”的电磁智能接口、神经网络算法及视觉智能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对接的精准度。研究团队已实现了双机、三机协作,在不少于20次的连续对接中,“飞行工具箱”的平均误差为0.80厘米,相较于先前的无机械臂补偿的类似系统(精度6至8厘米),精度提升了近一个数量级。

赵世钰表示,空中作业机器人处于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两大领域的交汇处,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飞行工具箱’就像一个‘空中乐高平台’,通过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无人机将能根据实际需求,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飞行工具箱 无人机协同作业 旋翼无人机 高精度空中对接 特种作业无人机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实现无人机“叠飞”高精度协同作业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