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教师 李秀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以童话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蛤蟆先生从抑郁到心灵治愈的旅程。蛤蟆先生曾充满活力,但抑郁情绪悄然笼罩,让他陷入困境。在朋友的关心下,他向心理咨询师苍鹭求助,开启了十次心理咨询。这一过程不仅帮助他重回正常生活,更实现了内心的蜕变与成长,为读者揭示了心灵治愈的奥秘,也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倾听:心灵治愈的桥梁
在蛤蟆先生的治愈之旅中,倾听是至关重要的力量。苍鹭医生的倾听和提问,源于对蛤蟆先生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这种设身处地的同理心,让蛤蟆先生感受到被看见、被懂得,从而放下心防,勇敢直面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困惑。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倾听更是必备的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困惑与需求,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流畅时,教师要给他们留足时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所在,让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会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小明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他在课堂上举手非常积极,回答问题时却经常答非所问。起初,我严厉批评他不听课,后来我了解到他不是不听课,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些混乱。于是,再让他回答问题时,我耐心引导他重新组织语言,结果他不仅答对了问题,还逐渐变得更加自信。
启发:引导成长的艺术
在苍鹭与蛤蟆先生的十次面谈中,苍鹭的引导方式尤为值得我们关注。苍鹭总会问:“今天你感觉怎么样?”这个简单的问题,从最初让蛤蟆先生感到不自在,到后来他早早准备好,甚至迫切想要作答,这一转变体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变化,也展现出苍鹭提问的巧妙,他并未简单地“灌输”,而是引导蛤蟆先生自主探索、发现。“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与探讨中,蛤蟆先生渐渐从儿童自我状态与父母自我状态,转变为成人自我状态。他重新审视、定义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满怀希望地踏上新征程。
这种启发式引导方式,为教育工作照亮了新的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内心成长,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走。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急于得到正确答案,却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我们应该像苍鹭一样,提出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即便答案并不完美,也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在思考与表达中建立自信。
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小强将诗中描绘的初秋傍晚美景理解成深秋的萧瑟景象。我没有立刻纠正他,而是微笑着问:“诗里哪些字词让你觉得是深秋呢,能不能具体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强认为从“空山新雨后”里的“空”字可以看出万物凋零,显得空寂。我接着问他:“那再看看后面的‘莲动下渔舟’,从这些词句里,你能发现和深秋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王认真思索,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莲动’说明荷叶、莲花还在,深秋时荷花早就谢了,这里应该是初秋!”同学们纷纷点头。这件事让我意识到,面对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直接否定不如巧妙引导。就像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逻辑混乱,不是让他直接重写,而是通过提问帮他们梳理思路,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方式去理解世界,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关爱:为童年留下温暖
童年是人生的基石,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蛤蟆先生的童年经历,被父亲的忙碌、祖父的威严所笼罩,母亲虽有温柔的一面,但在父亲和祖父面前,也会变得严厉。这样的童年经历,让蛤蟆先生缺乏安全感,无法与至亲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也难以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童年时期的经历构建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应对问题的方式。蛤蟆先生在童年时为了讨好父母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也总是以这种方式与他人相处,导致他无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心怀学生,关注学生成长。要深刻认识到童年经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充足的关爱与支持,为他们的童年绘就温暖的底色。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还要打造一间无恐惧的教室,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小红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她个子矮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总是独来独往、郁郁寡欢。课下,我经常拍拍她的肩、摸摸她的头、与她说几句话,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心。我又安排她和性格开朗的同学一桌,叮嘱同桌课下与她一起玩耍,慢慢地,她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童年是孩子人生的起点,教师的关爱如同阳光,能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心灵治愈的过程与方法,更从教育的角度给予了诸多启示。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