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青岛平度市旧店镇旧店小学教师 姜佳利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作为教师的教育之路。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在教室中实施正面管教的指南,也是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的指导。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与学生相处的艺术。
书中强调的“正面管教”理念,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惩罚与奖励”的教育模式。它提倡通过理解、尊重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内在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我意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能自我驱动的人。正面管教提醒我,应当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避免错误或惩罚犯错的学生。
书中强调的“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这一理念,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僵局的钥匙。当教育者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当教室能够容忍尝试与失败,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便开始萌芽。这种文化不追求即时的行为矫正,而是着眼于长期的人格成长;不依赖外在的控制,而是培养内在的指南针。
放下“正确”的执念,并不意味着走向放任自流的极端。正面管教提供的是一条中间道路——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有自由的呼吸空间;既承认教育者的引导责任,又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这种平衡的艺术,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教育智慧。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最打动我的,不是它提供的具体技巧,而是它背后那种对人性的基本信任——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都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都能在尊重与理解的环境中成长为负责任的共同体成员。这种信任,在当下这个充满焦虑与控制欲的教育语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也尤为艰难。
规训的黄昏已经来临,但新的教育黎明尚未到来。在这交替的时刻,或许我们最需要的,是拥抱这种不确定性的勇气,以及在混沌中寻找秩序的耐心。毕竟,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将已知的“正确”传递给下一代,而是培养他们面对未知时的那份从容与智慧。
书中强调的“联结先于修正”原则,让我认识到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才更愿意开放心扉,接受指导。这种基于爱和尊重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