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卢柏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市曹县魏湾镇申庄寨中学教师 孙威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宛如一盏明灯,为我在教育的道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其中关于童心爱心心灵相通、民主平等以及转化后进生的理念,尤其让我深受触动,结合农村初中的教学实际,更是引发了我诸多思考。
书中李镇西老师强调,教师要拥有童心和爱心,与学生心灵相通。在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村落,他们的生活相对简单质朴,但也因家庭环境等因素,内心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忧伤与渴望。当我们带着童心走进他们,便会发现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眼神,就像他们在课堂上看到有趣的物理实验或生物标本时,眼中闪过的光芒。
每一次的互动交流,其实都是打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比如在课间,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儿时趣事,或者一起讨论当下流行的动漫、游戏,看似简单的对话,实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爱心的传递更是不可或缺,当学生生病时,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杯温热的水,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记得班上有个留守学生,性格内向,成绩也不理想。一次偶然的谈心,我了解到他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感到孤独。之后,我时常找他聊聊家常,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渐渐地,他的眼神不再躲闪,开始主动与我交流,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这让我深刻明白,童心和爱心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能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民主平等的理念在农村初中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农村初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然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民主平等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不论成绩好坏,都给予平等的发言机会。
例如在数学课堂的讨论环节,有些平时成绩靠后的学生提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这时及时肯定他们的思维闪光点,能让自信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使他们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制定者,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像班级卫生值日安排,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确定轮流顺序和责任区域,学生们不仅更自觉地遵守,还相互提醒监督。民主平等的氛围,能让农村初中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班级生活中。
转化后进生是农村初中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后进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相对薄弱,但并非缺乏潜力。李镇西老师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以耐心、细心和爱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在农村初中,后进生可能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这时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学业上的辅导,更是心理上的扶持。
我曾遇到过一个数学成绩极差的学生,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我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耐心地为他讲解,每次他有进步,哪怕只是多做对一道题,也会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与他的家人沟通,了解他在家的学习环境,鼓励家人给予更多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仅数学成绩有所提高,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看到他们一点点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在农村初中的教育田野里,《做最好的老师》给予了我丰富的滋养。秉持童心爱心,与学生心灵相通,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虽任重道远,但我坚信,只要怀揣热忱与执着,就能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茁壮成长的花朵,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雨露下绽放光彩,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我也将在努力成为最好的老师之路上砥砺前行,无愧于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