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表彰其在晶体材料领域的卓越贡献,弘扬其教育与科研精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8月2日,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山东省副省长孙喜民,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出席会议并致辞,校长李术才主持大会。来自全国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学者、校外学生代表,以及蒋民华先生的夫人汪复宁等参加大会,共同纪念中国著名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原副校长蒋民华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会议通过专题片《攀晶阶·登云峰》回顾和讲述了蒋民华先生作为我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将中国晶体材料学发展带至国际领先位置的学术成就,再现了他以“晶”为魂,以“拼搏奋斗”为翼,献身科学、勇攀高峰、教书育人的光辉一生。
蒋民华,1935年出生于浙江临海,1952年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作为我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他将中国晶体材料学发展带至国际领先位置,提升中国晶体材料科学中国际晶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他牵头创建的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建设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作为中国功能晶体材料领域的开拓者,蒋民华先生在科研条件艰苦、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攻坚克难,推动中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山东省副省长孙喜民表示,蒋民华先生长期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在山东大学执教数十载,为中国材料科学发展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他始终心系国家发展,将个人的科研事业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先进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以蒋民华先生为榜样,发扬他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孙喜民期待山东大学发挥“双一流”高校的引领作用,传承蒋民华先生的精神,培养更多懂技术、通产业、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让晶体材料学科成为山东服务国家战略的金名片。
“蒋民华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一部与国家晶体材料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勇闯科研‘无人区’、引领世界学术前沿的壮丽史诗。”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回顾了蒋民华先生的“育晶人生”。他表示,蒋民华先生扎根山大60载,用一生践行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凝练出“需求牵引、单晶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的发展理念。
他号召师生学习先生的四种“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攻克KNT晶体生长技术起步,到组织研制LAP、KDP等关键晶体材料,再到打破碳化硅单晶生长与加工技术壁垒,“翻越一座又一座山”;“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攻坚精神,1960年在没有经验、没有设备的困境中,从零开始,带领团队在篮球场搭棚,用金鱼缸做恒温槽,以标本瓶代替育晶器,从葡萄酒厂的酒渣中提取原料,在简陋条件下创造奇迹;“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总是“将最前沿课题交给学生,激励他们迎接挑战”。
任友群表示,“先生对祖国的赤诚、对科学的执着、对教育的热爱,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里。我们最好的告慰是将他的事业守护好、发展好。”他说,山东大学将秉先生之志,传承先生所提出的“需求牵引、单晶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的发展理念,在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之际,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答好“强国建设 山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德仁表示,20世纪80年代开始,蒋民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硅材料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上世纪90年代末,硅材料的基础研究遇到困难,许多专家认为硅材料已经没有基础研究空间时,蒋民华先生关于“浙江大学的硅材料研究具有特色,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不能放弃,要坚持和加强”的支持,为他们带来偌大的鼓舞。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张荣回顾了蒋民华先生身上体现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与山大校训精神。他表示,山大以及全中国相关领域的后辈们都要“向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把今天的科学事业搞上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
“对我们而言,蒋先生不仅是恩师,更像家人。老师不但教我们做事,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做人。”蒋民华先生的学生,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施路平回忆到,他对蒋先生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胆识和前瞻性,“他时刻在想未来是怎么发展的。”施路平回忆了他在蒋先生的引导下第一个做低维晶体研究时的经历,直到多年后他指导学生做自己完全不懂的颠覆式领域创新时才领悟到先生的用意。“坦率地讲,如果没有我跟老师做过一个未知领域的研究经历,我是绝没有勇气和胆量开始一个新的研究的。”如今,当自己的学生对涉足新领域产生怀疑时,施路平便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告诉他们:“只要大方向不错,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施路平表示,自己在晶体所做集成光学的研究,是晶体所第一次真正做多学科融合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如今,在清华大学,他就是用多学科融合来推动类脑研究。
大会现场,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徐现刚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进展。
《蒋民华诗词散文集》首发式、纪念蒋民华先生歌曲发布仪式、《中国激光》杂志纪念专刊首发式和蒋民华奖励基金启动仪式当天同步举行。
会前,与会人员向蒋民华先生铜像敬献鲜花,并现场参观了“晶体人生——纪念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专题展”。
会后,晶体材料学科发展专题座谈会和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晶体材料学科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研讨。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