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百年老校“向新力”!河海大学这样绿色发展添“新能”——

:2025年10月10日 紫牛新闻
分享到:

河海大学通过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助推能源转型,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和项目,新能源专业发展迅速,与龙头企业合作紧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高校如何实现“科技+产教”双融合?河海大学有妙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依托传统水利、土木等学科交叉优势,赓续能源专业悠久办学历史,通过“产教+科教”双融合,全链条添翼能源转型发展。在新能源领域捷报频传,2024年以来,获批5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摘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充分彰显了百年老校的“向新能力”。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领域专业发展, 2008年就开办了全国首批和江苏省最早的“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后发展成为现今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结合学校水利、电气、力学、流体机械等方面学科优势,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2011年成为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2021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得交叉学科博士点。”新能源学院副院长、全国风电本科专业发起人之一许昌教授说。

近年来,河海大学专家还逐步开拓海洋新能源。“我们不断拓展学科方向,瞄准潮流能、波浪能、海上风能、海上光伏等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在海洋能资源评估、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设计和多能互补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港航院管大为教授说。

1986年,面对能源重镇常州兴盛的电力事业发展需求,河海大学在常州设立机械学院,重点提供电厂热能动力方向的科教支撑。此后,随着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与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由点及面、升维发展,逐步与中国电科院、华为、天合光能、龙焱能源等龙头企业形成了良好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助推产业、产业反哺教育,构建起双向双赢的良性生态。

目前,学校参与共建能源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常州校区,与华能集团投资2.3亿合作共建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与并网运行科学平台。国家级平台的搭建,为河海涉新能源交叉学科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插上快速腾飞翅膀。在助力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深耕长三角都市群的同时,学校还突破地域领域限制,从南到北、放眼全国,延江至海、走向世界,构建了陆-地-空全领域覆盖、风-光-水-火-储全链条参与格局,形成了覆盖发、储、送、用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转化路径。

经过多年建设,河海大学为能源行业培养了大量适岗对路的人才。学校能源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比例达到9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到98%以上,位于全国同类专业前列。

不久前,学校与华能江苏、南瑞集团等合作共建江苏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紧密围绕地方产业需求锻造人才。与光伏领域领先企业、研究机构培养新能源研究型人才,还为比亚迪、理想、长城、奇瑞、长安、上汽等汽车企业,中电建、中能建、南瑞等能源企业输送了一大批机械与能源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河海大学能源学科领域学生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30余项,先后建立了一批优质教学、实践和就业基地,编制了众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为相关高校新能源专业培训提供了重要参照。

实习生   王淑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胡妍璐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河海大学 科技产教融合 新能源专业 常州合作 国家能源战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青春华章|百年老校“向新力”!河海大学这样绿色发展添“新能”——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